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稻米垩白直感遗传和杂交稻垩白米遗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垩白是一胚乳性状,表现直感遗传(xenia);F_2的分离可在 F_1稻株上的米粒观察到。要选育无垩白米的杂交稻,必需不育系、恢复系均无垩白。观察了 F_1、F_2、B_1和 F_3的垩白分离,认为垩白由二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垩白米粒的计算机图像识别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自行开发研制了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用于优质稻谷国家标准GB/T 17891-1999中质量指标垩白度及垩白粒率的检测。利用该系统对6种粳米和2种籼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快速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在收购优质稻米进行快速分等定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香稻品种垩白性状与胚乳细胞和淀粉粒的形状结构、排列方式及发育情况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香稻垩白性状的形成机理及培育优良品质的香稻新品种打下基础。【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调查11个香稻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并对香稻品种胚乳细胞及淀粉粒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供试11个香稻品种间差异最明显的垩白性状为垩白粒率,其次是垩白面积,最小的是垩白度,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成正比,垩白粒率越高则垩白度越高。不同香稻品种稻米胚乳细胞的排列方式、形态及其横断面淀粉粒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与垩白性状的形成存在一定关联,根据稻米胚乳中垩白形成的位置不同,可将垩白性状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3种垩白亚类。同一香稻品种,垩白米与无垩白米在淀粉粒形状结构及排列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但垩白米的透明部位和无垩白米的淀粉粒间无明显差异,且垩白度低的部位淀粉粒发育良好。【结论】香稻稻米的垩白性状与胚乳细胞和淀粉粒的形状结构、排列方式及发育情况密切相关,可用于香稻稻米品质鉴定。  相似文献   
4.
垩白是评价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培育垩白度较小和垩白粒率较低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垩白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而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近10年来,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定位了近百个与垩白相关的QTL。对控制垩白性状的QTL特别是能稳定表达QTL的定位研究、垩白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垩白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并结合表型鉴定技术培育优质稻品种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6.
利用2015年福建省水稻研究所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中42个杂交籼稻(包括早、中、晚稻)作为研究对象,对整精米率和垩白度2项米质性状稳定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早稻种植点中连城整精米率显著高于其他种植点,垩白度显著低于其他种植点;中稻种植点中新罗整精米率最高,而南靖垩白度最低;晚稻种植点中漳州整精米率最高、垩白度最低。在不同种植环境下,早籼整精米率差异最大,中籼居中,晚籼最小,3者变异系数为56.0%、21.6%和11.0%;早、中、晚3种类型籼稻垩白度差异都较显著,3者变异系数分别为35.1%、34.9%和31.2%。因此,在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品质评价中应对不同稻区的稻米品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另外,结合福建省早稻实际生产状况建议福建省新品种区试中选取连城作为早稻米质鉴定取样点。  相似文献   
7.
水稻结实期根系活性与稻米垩白形成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垩白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和盆钵试验。结果表明,垩白不同的品种,其结实期根系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垩白米率、垩白度与结实期根系活性呈负相关。在根系活性指标中,库容根活量与垩白的关系最密切,而根系α 萘胺氧化力、颖花根活量与垩白的相关性较低。在抽穗期施用硝态氮肥,可以明显提高根系活性,减少垩白。抽穗期施用呼吸抑制剂叠氮化钠,导致多垩白品种GD9501的根系活性大幅度下降,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大幅度提高;但少垩白品种青六矮表现相反。不同药剂处理下,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分别与抽穗后10 d的根系活性呈显著(r=-0.8567*)和极显著(r=-0.9211**)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稻米粒形和垩白度的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由181个家系组成的Lemont/特青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以及由161个RFLP、SSR标记和3个形态标记构建的全长为1916.5 cM、覆盖水稻基因组12 条染色体的连锁图,采用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QTLMapper V10),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垩白度等4个稻米品质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进行了分析。在水稻的所有12 条染色体上共定位到7个加性主效QTL和19对上位性QTL,其中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的主效QTL各2个,控制垩白度的QTL 1个,分别解释12.8%、40.0%、26.0%和42.1%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6对影响垩白度、6对影响粒长、7对影响长宽比的上位性QTL,分别解释52.2%、31.3%和38.2% 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上位性QTL和主效QTL一样在稻米粒形和垩白度的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Field and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indica rice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ial chalkines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oot activity among the varieties. The percentages of chalky grains and chalky area were both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oot activity expressed as α-naphthylamine oxidation ability (RA) per gram of fresh root (RAfw) , RA per spikelet (RAgrn), or RA per sink capacity (RAsink). The RAsink wa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chalkiness than RAt, and RAgrn when varieties differed greatly in panicle size and grain weight. Application of NO3^--N fertilizer at heading resulted in higher root activity and reduced chalkiness. Application of 30 mg/L NaN3 (respiration inhibitor) resulted in reduced root activity and increased chalkiness for one variety 'GD9501', but for the other variety 'Qinluai' was in reverse. The percentages of chalky grains and chalky area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oot activity at 10 days after heading under different chemical treatments (r=-0.8567^* and r=-0.921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
两个籼稻品种垩白对稻米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冈优527(杂交籼稻)和窄叶青8号(常规籼稻)为材料,研究垩白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与非垩白米相比,冈优527垩白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升高,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显著升高,胶稠度、峰值黏度、崩解值显著降低,RVA谱的其余指标无显著变化。窄叶青8号垩白米与非垩白米的上述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窄叶青8号垩白米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非垩白米,而冈优527垩白米的粗蛋白含量与非垩白米相比无显著变化。2个品种垩白米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赖氨酸含量与非垩白米间无显著差异, 但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非垩白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