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5篇
  25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Cu、Zn、Mn、Mo、Fe)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以甘肃省关川河流域退耕还林地和农地为研究对象,使用有效性评价、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微量元素与土壤环境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在表层土壤中呈一定的富集现象。退耕地Cu、Mn、Mo的有效性指数高于Zn、Fe,侧柏林地有效性综合指数高于云杉林地。偏相关分析显示,退耕还林区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与土壤含水率;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环境因子可解释38.1%~73.8%有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全钾对土壤微量元素的直接作用最大,土壤全氮对微量元素的间接作用最大;决策分析表明,土壤全钾与土壤有机质是退耕还林区微量元素含量的决策变量,而土壤含水率是土壤微量元素的限制变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O3-FACE平台研究近地面臭氧浓度升高(目标值比周围大气高50%)对2009—2010年间麦季各生育期不同深度(0~5cm,5~10cm和10~15cm)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和成熟期地上部分微量元素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层大气O3浓度增加提高了麦季耕层(0~15cm)土壤中有效性Fe、Mn含量,降低了有效性Cu、Zn含量,对Zn的减幅达27.3%(P〈0.05);大气O3浓度升高对土壤5~10cm土层DTPA提取态Fe、Mn、Cu、Zn的影响最大;高O3浓度显著降低了5~10cm和10~15cm土壤DTPA-Zn含量(P〈0.05)。O3浓度升高降低了小麦成熟期生物量和微量元素累积量。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和成熟期微量元素累积量对O3浓度升高响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应从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3.
广元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广元植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地统计学、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壤有效铁、锰、铜、锌钼及硼等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铁、锰及铜含量丰富,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有效钼含量适中;有效锌和硼缺乏,总体处于缺乏或极度缺乏水平。半方差分析表明,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块金系数均在29.72%~67.59%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空间分布上,土壤有效铁、锰、铜及钼含量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土壤有效锌和硼含量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分析表明,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与p H值呈负相关,相关性总体高于地形因子。土壤有机质对有效铁、铜、锌及硼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为5.5%~27.2%。除有效锌外,土壤p H值对其余5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均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为5.0%~30.4%。土类对土壤有效铁、锰及铜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8.4%~12.3%。熟制和种植制度对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较弱,进一步说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但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强于随机性因素。本研究结果为广元植烟区土壤微肥施肥管理及优质烤烟栽培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锌对育肥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和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选择4月龄、体重为(29.00±0.61)kg的健康滩湖杂F1代公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粮锌含量为52.80 mg/kg(硫酸锌),其中不含硫酸锌的锌含量为18.02 mg/kg,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饲粮锌...  相似文献   
5.
通过铁源筛选比较得知,氯化亚铁比较适合与大豆小肽进行螯合反应制备大豆小肽螯合铁,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大豆小肽螯合铁的制备工艺,优化结果为:小肽与亚铁盐质量比4∶1,反应pH5.0,反应温度40℃,得到离子螯合率平均值为56.81%,经中试车间生产试制得到大豆小肽螯合铁的得率是78.3%,螯合率为82.39%,检测大豆小肽螯合铁的主要成分中的蛋白含量为78.94%,铁的含量为10.87%。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大豆小肽和大豆小肽螯合铁(Fe~(2+))红外吸收峰的强度在不同波长位置上有明显的变化,大豆小肽螯合铁(Fe~(2+))在紫外波长上发生了明显的位移且宽化,表明大豆小肽螯合铁(Fe~(2+))形成了络合物。同时对大豆小肽螯合铁的结构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2个桉树无性系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Eucalyptus产量,对桉树施微肥试验区的叶片进行了分析.采用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法探讨了2个桉树无性系的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初步获得了刚果12W5桉E.ABL 12W5和尾叶桉U6E. urophylla U6的部分微量元素营养的诊断指标,并进一步在中试区作诊断评价和检验.结果表明:桉树叶片的钼、锌、铜、锰的质量分数与一般植物的有差异.2个无性系的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刚果12W5桉为硼27.90 mg·kg-1 ,锌45.00 mg·kg-1 ,铜1.08 mg·kg-1 ,铁288.00 mg·kg-1 ;尾叶桉U6为:硼13.50 mg·kg-1 ,锌10.80 mg·kg-1 ,钼0.15 mg·kg-1 ,锰216.00 mg·kg-1 ,铁117.00 mg·kg-1 ,其中桉树叶片养分诊断标准与微肥中试区的叶片分析数据相吻合的有这2种桉树叶片中的硼,尾叶桉中的钼,刚果桉中的铜;而中试区的桉树叶片锌、铁、锰的分析数据均未能与诊断标准相吻合,故这3种元素暂不适宜用临界值法诊断指导施肥.表6参22  相似文献   
7.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白浆土耕层微量元素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江平原白浆土长达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得出:不施肥和施化肥处理,土壤锰、铜、锌全 量有下降趋势;除锰外,铁、铜、锌有效态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处理,各元素含 量都相应增加。不同施肥处理,土壤 CARB-,OX-及 RES-Fe、Mn、Cu、Zn 含量均表现为减 少;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土壤中 EX-和 OM-Fe、Mn、Cu、Zn 略有增加,而 CK 与 NP 处理,两形 态含量都有减少。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及锌硼钼微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增施有机肥和锌硼钼微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礴钾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微肥可以明显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性状.其中增施有机肥可使花生主茎增高1~1.5cm,叶面积增加11.7%,根瘤数增加31.8%,提高产量13.95%,同时花生中可溶性糖的转化提高了8.7%,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3.6%和4.5%;增施钼肥,可使花生的根瘤数增加39.7%,提高固氮能力,花生中粗脂肪含量、蛋白质的含量增加;增施锌肥可增产4.9%,蛋白质含量提高11.3%;增施硼肥可促进开花结果,增产8.9%,可溶性糖转化率提高12.1%。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海南省儋州市南部植胶区各农场橡胶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橡胶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锰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关系最大;土壤有效锌、有效铜与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关系密切。各橡胶人工林样点,在典型变量排序图上以不同成土母岩聚集。  相似文献   
10.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鸟王茶产地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特征,更好地提高鸟王茶品质,对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植茶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 Fe、Mn、Cu、Zn、Mo 全量为 Fe(30576.00 mg/kg)>Mn(99.95 mg/kg)>Zn(60.18 mg/kg)>Cu(13.44 mg/kg)>Mo (1.17 mg/kg),土壤 Fe、Mn、Cu、Zn、Mo、B 有效态含量表现为 Fe(131.52 mg/kg)>Mn(15.49 mg/kg)>Zn(3.78 mg/kg)>Cu(1.07 mg/kg)>B(0.29 mg/kg)>Mo(0.03 mg/kg);野生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Fe(340.52 mg/kg)>Mn(340.09 mg/kg)>Zn(48.15 mg/kg),人工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Mn(160.28)>Fe(143.76)>Zn(20.47)。全 Zn 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水平而高于世界的土壤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中国及世界土壤的平均水平;有效 Fe、Zn 分布在高等水平,有效 Cu 分布在中高水平,有效Mn 分布在低等和高等水平,而有效 Mo、有效 B 的分布在低等水平;茶叶中的 Mn、Cu 与土壤中的 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Fe 与土壤中的 Fe 呈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Zn 与土壤中的 Zn 呈正相关,而茶叶中的 Mo 与土壤中的 Mo 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