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4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与畜牧》2004,(4):35-35
据我国科学家介绍,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是稻田养鸭这个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利用稻田有限的空间生产出无公害、品质上乘、安全的大米和鸭肉,在水稻可持续生产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稻鸭共育技术是将雏鸭放入稻田,让其白天和夜晚一直生活在稻田里,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雏鸭不间  相似文献   
2.
余杭区余杭镇是杭州市重点粮产区,稻鸭是我镇农业的两项支柱产业。2001年,在省、市农技推广基金会的资助下,我镇从中国水移研究所首次引进稻鸭共育新技术,经2001~2003年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养鸭的没有田,种稻的不养鸭”的矛盾,2004年余杭区开展了稻(茭)鸭共育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的试点工作,把我镇作为中心园区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3.
吴志贤 《食用菌》2006,28(4):41-41
浙西南山区的庆元县2001年引进吊瓜试种。200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44hm^2,年产吊瓜籽326214kg,经济效益达848万元。成为该县农业发展的新兴产业。2004年该县农户创造性地将吊瓜栽培与香菇高棚生产相结合,吊瓜利用香菇的遮阳棚长枝蔓结瓜,香菇借助吊瓜的枝叶遮阳降温度夏。据“吊瓜——香菇”共育试验结果表明,667m^2菇棚面积增加吊瓜籽45-53kg,按2005年市场收购价26元/kg计算,经济收入1125元以上;香菇利用吊瓜枝蔓遮阳,比用“狼衣”和“茅草”等遮阳物遮阳,节约工本费500元,且具有既遮阳又通风等多重优点。棚内温度比老遮阳法降低3~4℃;越夏菇袋成活率达到94.7%以上,比老遮阳法成活率提高8%;香菇发菌好、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4.
叠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由电器化控温设备系统和共育室及操作室组成。可将温度控制在目的温度±0.5℃,每室可共育蚕种60~80张。其优点是可增加共育室有效容量、小蚕体质强健、降低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小蚕共育率。  相似文献   
5.
从建小蚕共育室、栽小蚕专用桑、养蚕前的消毒及饲养等方面,阐述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推广小蚕共育 促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粤北的翁源县亦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据《翁源县志》记载:翁源县在明嘉靖36年(1557年)就有农民养蚕,距今447年。数百年来,种桑养蚕业在翁源县均以零星生产为主,小蚕饲育水平参差不齐,经常出现饲育失败、失收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组建以来,公司大力推进茧丝产业化,致力构筑“公司 研究所 基地 农户”的经营  相似文献   
7.
冉平 《四川蚕业》2003,31(3):33-34
今年行业继续疲软 ,行情持续下降 ,丝绸出口数量继续下降 ,出口价格处于历史新低。丝绸行业极为困难 ,最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全国桑园发展特别快 ,蚕茧生丝产量居高不下 ,据国家经贸委资料 ,2 0 0 2年全国产茧量 51 65万吨 ,生丝产量 6 0 3万吨 ,按现在出口和内销需求量专家估计蚕茧在 41~ 42万吨 ,生丝在 5万吨左右 ,剩余量高出 1 0万吨蚕茧和 1万吨生丝。面对行业困难 ,四川省 2 0 0 2年蚕桑生产总结大会提出“好茧再多也是少 ,孬茧再少也是多”的观点 ,启迪我们只有提高蚕茧质量才能战胜困难 ,渡过行业难关。我县针…  相似文献   
8.
省力化养蚕综合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秉权 《广东蚕业》2003,37(2):5-11
1999年冬,我县的《省力化养蚕综合技术示范》列入韶关市星火计划项目。2000~2002年,作为承办单位的县蚕桑办,与各协作单位和参试的技术员及农户克服各种困难、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各项实验同时有序地进行,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实验取得明显的效果,使种桑养蚕达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稻田养鸭的重大意义,总结了稻鸭共育的优点,从场地选择、品种选择、适时放养、合理密度、稻鸭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稻鸭共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并通过成本对比表明该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谈小蚕共育的形式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松  薛新民 《中国蚕业》2004,25(1):68-69
1 小蚕共育的历史与现状 富东镇栽桑养蚕始于60年代中期,当时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实行记工分配的办法组织共育.初期养蚕数量少,全公社集中共育,由技术干部具体负责指导.随着生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公社蚕桑场、大队蚕桑场,蚕种数量逐年增多,以场队组织共育,在技术上以场带队,并建立专用共育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