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乌骨鸡和白洛克鸡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在表型特征、生产性状及屠宰性能等方面的杂种优势情况,把2鸡种进行了正反交,用F1代作对比试验,并用乌骨鸡作对照。结果表明:2种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速度都比对照组高,90日龄体重显示杂种优势;在体型外貌上也有所改变,出现了黄脚白肉、黑脚白肉及黑脚黑肉3种类型;腿肌、胸肌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公、母鸡胸肌平均增加38.5 g和17.5 g,腿肌平均增加39 g和26 g。  相似文献   
2.
平面丝生产过程中,投放熟蚕的疏密程度对家蚕吐平面丝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常规品种两广二号反交种开展试验,探求投放熟蚕密度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投放两广二号反交种熟蚕密度不超过200头/4080cm2或410.45g/cm2,吐出率较高,可达96.831%,产量较高;而超过200头/4 080cm2,呈现投放熟蚕密度越大,吐出率越低,产量低的趋势;投放熟蚕密度超过250头/4080cm2或514.59g/4080cm2,会影响平面丝揭面的光滑和美观度。  相似文献   
3.
将新引进的野生罗氏沼虾F1代(以下称新种)和多年养殖的罗氏沼虾(以下称旧种)分别进行自繁和正交(新种♀×旧种♂)、反交(旧种♀×新种♂)试验。罗氏沼虾幼苗在相同条件培育下,正交优于反交反交优于新种,新种优于旧种。  相似文献   
4.
张桂珍 《种子科技》2001,19(5):290-290
农大 10 8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于 1991年育成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了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做好农大 10 8的纯度鉴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经过三年的摸索 ,已基本掌握了鉴定农大 10 8的几种方法 ,现介绍如下。1 籽粒形态鉴定法反交农大 10 8组合为 178×黄 C。自交粒 178粒色浅 ,顶部白 ;杂交种粒色深、顶部黄 ,光泽好。2 幼苗鉴定法2 .1 母本 178:叶色紫绿 ,第一真叶叶尖钝 ,稍下凹。2 .2 杂交种 :叶色绿 ,第一真叶叶尖尖。2 .3 父本黄 C:叶色黄绿 ,第一真叶叶尖尖。3 聚丙烯酰胺电泳法 (PAGE法 )PAGE是新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5.
棉花正反交组合F1代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以美国抗虫棉品种A1~A6为父本,国内常规棉品种B7~B12为母本,得到正交组合36个;以B系列为父本,A系列为母本,得到反交组合36个。2002年在湖南长沙、宁乡、南县、澧县4个实验点进行组合F1代产量、纤维品质、抗虫性等性状的正反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纤维品质在正反交间无差异,棉花纤维品质性状遗传为非细胞质遗传;无论是子棉产量还是皮棉产量,抗虫杂交棉正、反交F1代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在构成产量的各个因子中,铃重在正反交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从抗虫性方面看,正交组合的抗虫性稍好,其中对四代棉铃虫的抗性,正反交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Griffing方法Ⅰ,分析了不同双亲抗旱性组合类型对后代抗旱性的影响及其亲本间抗旱性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同时对抗旱性主要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抗旱性是数量性状,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较低的狭义遗传力以及超显性遗传特点,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效应。其抗旱性遗传背景是由加性基因、非加性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构成;基因的加性效应对后代抗旱性的影响因亲本和组合而异;抗旱性遗传基因的表达,不仅取决于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而且还受正反交效应的影响。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抗旱性状宜在较高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尽管分子标记广泛用于玉米品种纯度鉴定,但由于互交种基因组具有相同的基因,现有的分子标记技术尚不能对互交种的混杂进行有效判定。本研究基于玉米互交种胚乳等位基因二倍剂量关系,利用Insertion/Deletion(InDel)标记在PCR指数扩增期对等位基因扩增相对量的观察值与理论值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概率对互交种进行判定。经过筛选,亲本B73、Mo17间存在共显性差异的8个InDel标记中,5个标记的PCR扩增质量满足互交种样本(正交种:B73×Mo17,反交种:Mo17×B73)的鉴定要求。这些标记以不同的循环数进行PCR扩增,发现37个循环是处于指数扩增期的最佳鉴定时期。同一标记在每个样本中以37个循环数进行3次扩增重复,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标记在杂交种叶片DNA中等位基因扩增相对量与理论比1的统计概率值从6.50E-08到1.000不等,证实标记在等位基因间的扩增效率并不完全一致。对互交种胚乳等位基因扩增相对量进行卡方测验,4个InDel标记能够对互交种样本进行准确区分,所得概率符合判定标准。标记110仅能准确判定正交种,对反交种样本的统计概率不满足反交种判定的概率标准。结果显示,该分子标记方法可成功用于玉米互交种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反交效应,为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杂交种的组配提供依据。以11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按Griffing Ⅲ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10个组合,观测杂交种的单株产量、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开花期等7个性状的表型数据,并对上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和反交效应进行估算。供试材料除雄穗主轴长的特殊配合力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Z3和JZ6两个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值,两对组合JZ9×JZ2和JZ2×JZ9、JZ6×JZ3和JZ3×JZ6的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正向SCA效应值,分别为40.68 g和35.24 g。单株产量的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部分自交系的反交效应方差较大。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开花期、穗位高、抽丝期、单株产量和雄穗主轴长;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穗位高、开花期、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性状的显性遗传方差占比最大,狭义遗传力最小,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对该性状的选择适宜在晚代进行;单株产量性状具有显著的反交效应,故部分自交系需严格控制正反交方式。  相似文献   
9.
傻鲫鱼是东北地区近些年培育的特有品种,是养殖户以红鲫鱼为父本、本地鲤鱼或建鲤为母本杂交繁育的后代。傻鲫鱼不仅具有母本生长快、父本口味鲜的优点,而且去掉了以往杂交鲫鱼的野性,生长期短,省时、省电、省料,在东北市场很受欢迎,因其形状似鲫鱼且个体较大而得名,但是,它个体长大时外形更象鲤  相似文献   
10.
将G28、Coker176、筑波一号和YZ03这4个烤烟品种与20619分别作为父本、母本进行杂交,获得8个F1代,通过比较各品系及亲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SPAD值等指标来评价子代与亲本的优劣。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F1代的团棵期均有所推迟,导致大田生育期延长;F1代的有效叶数均低于其亲本,但是,腰叶长和腰叶宽均高于其亲本;F1代C3F烟叶的氯含量普遍偏低,烟叶整体表现较好,在颜色、成熟度、结构方面与亲本差异不明显;以SPAD值进行亲子相关性分析,发现正交组合中母本的亲子相关性均高于父本,而在反交组合中父本的亲子相关性均高于母本,说明杂交中高亲值作为母本,F1出现优势性状的概率更高。总体来说,筑波一号×20619的F1代大田生育期较短,腰叶宽改善显著,产量为171.2 kg/667m2,烟叶化学成分比例协调,整体表现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