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鱼产不断提高,池塘鱼种放养量加大,投饵施肥及水质易变化,“溶氧”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已成为影响产量高低的二大因素,为此,我们于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九日进行了大量地溶氧测定,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
简报永新县2020.8亩池塘鱼种放养、施肥投饲和鱼病防治等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鱼鸭套养是渔牧综合经营的内容之一,在江浙一带池塘鱼鸭套养是当地传统的养殖方法,近年来,他们为了扩大养鸭事业,逐渐向南迁移到广东发展。鱼鸭套养主要在山塘、水库进行,开始以鸭利为主,逐步摸索经验,转以鱼利为主。  相似文献   
4.
郝佳 《农家参谋》2014,(11):24-24
一、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1.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2.环境因素所致。池塘的环境因素较为复杂,并且也是鱼类病原体的主要滋生场地和传播源;一些病原微生物常通过水体的流动从一处流向另一处,所到之处都被污染;有些病原体衍生于过厚的淤泥或水草之中,当水温适宜时,就可进行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5.
唐玉华  郭兆俊 《水产养殖》2011,32(12):17-18
塘鱼鳖混养具有投入少,见效快,饲料利用率高,养殖成本低,综合效益高等优点,且方法简单,操作管理方便,渔(农)民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是一条推动渔业产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水质的好坏与鱼的健康生长息息相关。水质调控好,鱼类生长快、发病率低、饲料利用率高。若水质管理不善,就容易造成有害物增多,溶解氧下降,使池水老化,导致泛塘和鱼病暴发,轻则抑制生长,造成饲料系数上升,重则引起死亡。"要想养好一塘鱼,先要调好一塘水",现将精养鱼池水质调控关键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0年,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采用生猪—沼气—塘鱼生态养殖新模式,每亩塘鱼可节本增收500元左右。猪、沼、鱼生态养殖是综合利用能量及食物鲢转换原理进行循环养殖的一种新模式,可实现养猪、养鱼增收及利用沼气节约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具体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笔者在0.22hm2池塘中进行鱼鳖混养,投放鳖种1 815只、318.6kg,投放鲢鱼、鳙鱼、草鱼种922尾、195kg。投放寸鱼1.3万尾。经过173d的饲养,收获成鳖674.8kg,平均每只鳖重400g,成鱼631.5kg,大规格鱼种264.5kg。净收入80 375元。技术要点如下:一、混养池条件池塘选择在背风向阳、日光照射充足、温暖宁静的位置。池水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深1.5~1.7m,底泥厚度25~30cm。防逃墙高度不低于50cm。防逃檐向池内伸出15cm。同时在池中或池边设晒盖台,目的是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池塘养殖的淡水鱼营养丰富,是现代家庭不可缺少的菜肴。然而,鲫、鲤、鲢等塘鱼都含有很重的泥土味,无论加入何种佐料予以烹调,也难以消除而影响口味。塘鱼的泥土味是由一些藻类和放线菌等小生物被鱼摄食或通过鳃和皮肤进入鱼体的,以致  相似文献   
10.
《淡水渔业》1974,(8):10-14
广东珠江三角洲的顺德、南海、中山三个县是以塘鱼、蔗糖、蚕丝三大项目为主的综合生产地区。这些地区的特点是池塘非常集中.水面积大.旱地少。仅顺德县就有25万亩池塘(占总耕地面积的25.3%).水面和旱地的比例约为1:3,一些鱼塘为重点的公社.水面占总面积62%以上。池塘和池塘之间的基面种植甘蔗和蚕桑。塘底的腐植泥是种植甘蔗和蚕桑的主要肥料,而蚕渣和蔗叶又是养鱼的部分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