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9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916篇
林业   799篇
农学   981篇
基础科学   893篇
  1188篇
综合类   5747篇
农作物   694篇
水产渔业   938篇
畜牧兽医   1777篇
园艺   442篇
植物保护   430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466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741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1296篇
  2007年   861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散仪监测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充分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全生育期最大耗水量665mm;采用动力场订正模型,对气象站观测到的降水资料进行了订正,实际降雨量较观测值提高18%;根据FAO P-M公式计算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播种~分蘖、分蘖~越冬、越冬~返青、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收获、全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KC分别为1.20,1.25,1.34,0.69,1.07,1.60,1.65,1.14。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了脱毒‘烟富3号’与未脱毒‘烟富3号’苹果果肉、果皮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脱毒对‘烟富3号’苹果果肉、果皮中的香气成分影响明显,其中脱毒‘烟富3号’苹果果肉含有19种香气成分,总含量为271.88μg/kg,比未脱毒‘烟富3号’苹果果肉中检出的香气成分多5种,总含量高97.88μg/kg;从脱毒‘烟富3号’苹果果肉中检测到7种独有的香气成分,包括2-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丙酯、甲酸己酯、己酸己酯、丙酸丙酯、丁酸丙酯、(E)-2-己烯醛。脱毒‘烟富3号’苹果果皮中的香气成分为29种,总含量为1 408.77μg/kg,比未脱毒‘烟富3号’苹果果皮中检出的香气成分多1种,总含量高696.36μg/kg;从脱毒‘烟富3号’苹果果皮中检测到4种独有的香气成分,包括2-甲基丁酸丙酯、丙酸己酯、2,3-二甲基-1-戊烯、2-甲基丁酸。综合来看,脱毒‘烟富3号’苹果香气品质优于未脱毒‘烟富3号’苹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对枣实蝇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研发基于行为调节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的选择行为反应,并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显示,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具有显著正趋性。枣实蝇雌虫对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30%以上;雄虫对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25%以上,从不同浓度梯度(原液、10%溶液、1%溶液)的选择率和选择系数来看,随浓度的递减,其选择率和选择系数也在递减,原液的选择率分别为10%溶液及1%溶液的2.5倍及5倍以上。田间试验发现:肉豆蔻酸对枣实蝇雌虫的诱集效果较强,2 d最多诱捕数量为15头·只^-1,平均诱捕数量为11.4头·只^-1,十四酸乙酯次之。在6种不同挥发物中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对枣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较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6种挥发性物质及混合物中,月桂酸乙酯及十四酸乙酯对枣实蝇雌雄虫的引诱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挥发物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果挥发物中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与枣实蝇偏爱选择密切相关。在田间试验中:枣实蝇成虫对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为研发枣实蝇引诱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面向养殖水体,传统光谱法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检测模型构建的基础:源域(现有样本库)与目标域(检测地水体)间光谱数据独立同分布。但是当源域与目标域分布间存在差异时,由源域得到的低误差模型常在目标域上表现下滑。针对该问题,提出面向UV Vis光谱的域对抗训练网络(DAUVwpNet),将分布不同的源域和目标域数据映射至相同分布的特征空间中,使其在该空间的分布距离尽可能接近,从而在特征空间中对源域训练的目标函数也可以迁移至目标域上,以降低模型在目标域的误差。试验表明:面向同一批测试数据,DAUVwpNet的预测误差为0.78,要低于传统模型的预测误差(0.85);DAUVwpNet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相关系数为0.95,要高于传统模型的相关系数(0.89)。表明了该网络能够较好对齐两域特征空间数据分布,降低因分布差异带来的COD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6.
自古至今,茶叶都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占据我国大部分出口份额。茶叶被英国人称为"神奇的树叶",自从茶叶传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后,英国民众就被我国茶叶的独特魅力所征服,茶叶的独特口感和独到功效,给了英国民众以全新的味觉体验。我国茶叶与英国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茶文化。我国与英国文化差异较大,因此,在茶叶商标翻译上,也会出现诸多差异。本文对中英差异化背景下的茶叶商标翻译进行背景分析、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解决在中英差异化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交流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与茶一起逐渐传入世界各国,发展成为全球性文化元素,在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我们通常发现,语言上的差异已经成为其主要障碍之一,而中英语言分别处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之下,如何消除语言上的差异,实现跨语言体系下的良好交流,就极其必要。本文拟从中英语言体系的具体差异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英茶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中英茶文化交流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中英茶文化交流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9.
膨化与非膨化鲤鱼育成料的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膨化技术在饲料加工中有长足的发展,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水产饲料加工技术,尽管有资金投入高、加工开支大、维生素损失等缺点,但优点仍是主要的,如膨化料在水中保形的时间长、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高、饲料系数低、养殖成本低、对水域的污染小等。由于上述认识多半是根据国外对叉尾鱼回,欧洲鳗、鲑鳟鱼类的研究作出的,对我国主养的鲤鱼及其它鲤科鱼类的了解还不充分,为此,我公司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进行了非膨化的挤压硬颗粒料与膨化料的养殖效果试验。1 试验料11试验料及其制作试验料四种,其中挤压硬颗粒料一种,膨化料三种,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杆菌肽锌在异育银鲫饲料中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类型的杆菌肽锌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和异育银鲫饲养过程中表现结果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颗粒杆菌肽锌和粉状杆菌肽锌在各加工条件下有效存留率表现不同 ,两者在饲料成品中存留率分别为66 7%和 3 6 7% ,在鱼的饲养试验中两种类型杆菌肽锌也表现不同结果 ,颗粒杆菌肽锌组增重率比粉状杆菌肽锌组提高 4 0 % ,而其饲料系数则下降了 12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