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相才 《内陆水产》2004,29(1):13-13
施肥关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每0.067hm2施人粪尿60~90kg,或畜粪100~150kg。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1∶1∶0.5,追施时首先粉碎兑水后全池泼洒,每0.067hm2总用量为3~7kg,每次追施间隔5~10d。水质以池水保持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cm左右为宜。投喂关当水温达到10℃时,鱼类开始活动摄食生长。初春投喂应以豆饼、麸皮、玉米粉等精饲料为主,每天定点、定时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1.5%~3%。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饲数量…  相似文献   
2.
木材干燥导水系数和换水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德库  艾沐野 《林业科学》1992,28(5):476-479
木材(板、方材)的导水系数和换水系数是反映木材干燥或存放过程中水分迁移的重要物性参数。然而,我国对木材导水系数和换水系数的研究和测定工作十分有限。木材干燥有关的理论计算中,常用原苏联的数据。由于这些数据本身可能存在的误差及用于我国树种的可靠程度难以估计,故使理论结果的实际运用受到限制。本文采用等厚试件系数分离法研究和测定了木材干燥过程动态导水系数和换水系数。  相似文献   
3.
取黄豆2.5公斤、面粉500克、麦麸250克、食盐1.8公斤。黄豆放入容器内加清水浸过20百米,充分搅拌除去杂质,换水浸4-8小时到豆粒膨胀无皱纹,手指能把豆瓣掐断为度,用清水漂洗儿遍,晾干。放入笼屉内在  相似文献   
4.
每个面积约30平方米的流水池共38个,每平方米放养草鱼种38尾。采取曝气增氧、排污换水,提高流水池的溶氧量,以及投喂精料,防治鱼病的措施,获得每平方米生产二龄草鱼种15.41公斤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螺类田螺,《本草纲目》:"(田螺)肉:甘、大寒、无毒。壳:甘、平、无毒。"田螺肉主治:1.消渴饮水(日夜不止,小便频数)。用田螺五升,在水一斗中浸一夜,渴即取此水饮用。每日换水及田螺一次。用田螺煮食饮汁亦可。2.肝热目赤。用大田螺七个,洗净,在水中养去泥秽。换水一升,再次浸洗,取出放碗中加盐少许。从壳内吸自然汁点眼。3.烂弦风眼。治方同上,但以铜绿代盐。4.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加葱豉,煮食饮汁,  相似文献   
6.
换水换气式充氧密封鱼苗运输装置是直接在塑料袋运输活鱼基础上改装而成,它能在不松开塑料袋的条件下,轻松快速地进行换水换气。通过以鳙鱼苗为试验对象,选用换水量、换气量、换水间隔期和换气间隔期四因素模拟运输进行了该装置的9组正交试验,得出了四因素最经济可行的组合是:换水量为60%,换水间隔期为16h,换气量为50%,换气间隔期为8h。正交试验中存活时间最长为52.8h(空白试验为27.0h),换水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只换水比只换气更利于延长活鱼运输时间。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鱼种至成鱼元公害健康养殖模式,提高斑点叉尾鮰鱼养殖效益,鮰鱼产业化发展。本试验采用池塘80:20养殖技术模式,整个养殖过程不换水,只是适当补充被蒸发的池水,养殖密度合理,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养殖效益更高。养殖饲料选用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豆粕型饲料配方,委托浙江嘉兴普瑞纳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浮性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为渔 业节能减排与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零换水条件下添加复合益生菌(试 验处理)开展罗非鱼养殖试验,以正常换水的养殖模式作为对照,进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主要水质指 标、细菌群落结构的对比。【结果】在零换水条件下,试验处理罗非鱼成活率为 83.3%,显著高于对照;饵料系 数 2.3,显著低于对照;肌肉品质方面,试验处理粗蛋白含 22.17%,显著高于对照。在整个养殖周期,试验处理 的主要水质指标维持相对稳定,水温为 26.5~30.5℃,pH 为 7.0~8.0,而亚硝酸盐为 0.039 mg/L,显著低于对照; 两组优势菌群相似,但试验处理菌群多样性指数高于对照。【结论】在零换水条件下,养殖水体中添加复合益生 菌提高了罗非鱼的成活率,降低了饵料系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肌肉品质,并对养殖水环境具有改善作用, 菌群多样性指数提高,在整个养殖生产周期内对常规养殖模式依靠频繁换水释放环境压力的替代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carassius)零换水池塘营养盐收支状况,阐明其零换水机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池塘为实验组,以草鱼–鳙–鲫常规换水池塘为对照组,开展了为期2年的池塘有机碳(TOC)、氮(N)、磷(P)收支的研究。结果显示,2组池塘TOC、N、P的主要来源均为饲料投入,分别为77.06%和81.00%,92.08%和92.77%,94.18%和95.63%;TOC、N、P的主要输出途径均为底泥积累,分别占输入营养盐的43.32%和22.10%,61.40%和52.82%,78.71%和79.58%。2组池塘养殖鱼类收获分别占输入碳(C)、N、P的10.08%和13.05%,21.00%和25.57%,15.41%和18.60%。零换水池塘的C、N、P水体积累量和积累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其积累率分别降低92.91%、88.52%和87.12%。零换水池塘的N、P底泥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池塘,但C、N底泥积累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降低了48.99%和13.97%。零换水池塘养殖鱼类的C、N、P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提高了29.49%、21.72%和20.65%。研究表明,零换水模式能降低营养盐积累,有效提高系统物质利用率,是一种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孙鹏 《湖南林业》2014,(5):36-36
简单又漂亮的水培植物是家居装饰的较佳选择之一。水培植物不但可以透过玻璃器皿,欣赏到植物富于变化的根部,相比土壤种植来说更加清洁。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水培植物也没有过于复杂的养护过程,只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定期换水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