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81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7篇
  8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对茶足柄瘤蚜茧蜂滞育组与正常发育组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功能注释发现这些滞育关联基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等途径相关。借助KEGG数据库,共筛选出滞育期间401个与脂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在滞育期间呈现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涉及了脂肪酸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除与脂质合成相关的脂肪酸合成酶、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基因上调表达外,与脂质分解相关的酶,如酯酶同样上调表达,可能与提高茶足柄瘤蚜茧蜂免疫力有关;与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抑制茶足柄瘤蚜茧蜂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2.
黄瓜瓜把长度遗传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黄瓜瓜把长度遗传规律研究初报顾兴芳,方秀娟,韩旭(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黄瓜是世界各地普遍种植和人们喜食的一种蔬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黄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关心的是感观品质,诸如色泽、瓜把长短、心腔大小、刺瘤稀密...  相似文献   
3.
黑柄炭角菌的菌种分离及其培养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白蚁蚁巢中长出的黑柄炭角菌菌索分离纯化出黑柄炭角菌菌种,并对该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黑柄炭角菌对葡萄糖、果糖的利用效果较好,蛋白胨、黄豆粉、蚕蛹粉是良好的氮源,柠檬酸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黑柄炭角菌是一种中温性真菌,在22℃-30℃下均能够生长但最适合培养的温度为25℃-26℃菌丝在PH值为50-8.0之间均能生长,但以6.0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圆圆  峥嵘  春蕾 《北方园艺》2017,(22):102-108
以大青山阳坡柄扁桃幼根及根围土壤为试材,采用Phillips和Hayman的染色、湿筛倾析-蔗糖离心及土壤理化因子常规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坡位柄扁桃根围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结构及其土壤理化因子,以期了解土壤理化因子对柄扁桃根围土壤AMF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柄扁桃菌根侵染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在不同坡位柄扁桃根围土壤中共分离出12属33种AMF,其中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属于优势种。下坡位和中坡位AMF的孢子密度显著高于上坡位(P0.05)。下坡位种的丰度和Shannon-Weiner指数均显著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P0.05)。AMF多样性主要受土壤理化因子全磷、pH、速效钾、速效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蜗牛属腹足纲柄眼目大蜗牛科爬行害虫。其主要生活在疏松肥沃湿润的菜地上,以舔食蔬菜的叶绿素及菜梗表皮组织为主,是冬季蔬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害虫。如包心菜、黄芽包、铁包等早期遇害,不仅包不了,严重时还会造成整株腐烂死亡。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加强防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对两个环柄菇属野生菌分别进行出菇期间生态环境及出菇表现等方面的观测,并采集子实体开展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ITS分析。综合鉴定分析结果,确认标本M_1为脱皮大环柄菇,标本M_2被认定为大环柄菇属,仍需进一步收集完整标本进行形态鉴定。此前,浙江省域没有脱皮大环柄菇的报道,而M_2一直被视为高大环柄菇,但核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M_2与高大环柄菇的核酸序列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板覆盖玻璃纸培养法,初步探讨了甘露醇、二甲基亚砜(DMSO)、苯甲酸钠和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等4种羟基自由基清除剂,L-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β-巯基乙醇等3种巯基化合物和抗坏血酸对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菌丝生长和菌核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可以降低真菌胞内氧化应激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测试药剂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发生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较高浓度的添加药剂可完全抑制菌核发生。随着测试药剂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完全抑制粗柄羊肚菌菌核发生的浓度相应降低,菌丝生长也大致表现出类似的趋势。测试的较强自由基清除剂苯甲酸钠、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3种巯基化合物和抗坏血酸改变了粗柄羊肚菌菌落的色泽,表明打破了粗柄羊肚菌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胚柄是前胚胎的一个暂时性的支撑结构,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会因程序性细胞死亡而凋亡。对于胚柄细胞是否具有胚胎发生的潜能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如今,有研究者开创性地将活体体内切割技术与微培养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首次证实了胚柄细胞具有胚胎发生的潜能以及胚体对这一潜能的抑制作用;一旦将胚体移除,此抑制作用就会解除,胚柄细胞即可发育形成新的胚胎。本文从胚柄的形成,胚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胚柄胚胎发育潜能的研究历程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野生棱柄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a)引种研究,分离出优良棱柄马鞍菌菌种,并在原始云杉(Picea asperata)林下仿生种植,既提高了棱柄马鞍菌野生资源量,并掌握了其仿生种植技术,从而达到有效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下产业发展,还有效推动了棱柄马鞍菌野生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