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42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水蛭生态养殖,是指水蛭养殖与水生植物间作,即利用茭白、莲藕、蒲草等水生植物及水域中丰富的底栖动物、浮游生物以及土中腐屑微生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水蛭养殖。这是一项新兴水产业,节饵、节水、节地,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水蛭又叫水蚂蟥,属环节水生动物,蚂蟥是蛭纲动物的统称。全世界约有水蛭500余种,我国有近百种,常入药的主要有医蛭、金线蛭、茶色蛭3种。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是宽体金线蛭,因该品种为药用优良品种,具有体型大、繁殖快、抗病强、产量高的特点。水蛭体内含有水蛭素,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宽体金线蛭的主要药用成分是从其唾液中分离出的水蛭素。在用于治疗败血性休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梗塞、高血压、眼科疾病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1人工养殖技术养殖水蛭面积可大可小,湖面、池塘、水池是养殖水蛭的好地方;水缸、小水池也是养殖水蛭的好场所…  相似文献   
3.
水蛭俗称蚂蟥。其体内含有水蛭素、抗血栓素等,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无名肿痛、肿瘤,是我国传统名贵的中药材。现介绍野生水蛭的捕捉与加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山 《水产养殖》2011,32(11):45-46
水蛭俗称蚂蟥,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特效药物,目前,许多地方开展了人工养殖,但是,养出好的经济效益却不容易。宿豫区水蛭大王科研基地通过10多年的繁育及养殖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蛭及其人工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学 《水产科学》1995,14(5):38-39
水蛭及其人工养殖张秀学(安徽省肥东县杨塘乡黄李中药材栽培实验站231623)水蛭属环节动物门,蛭纲(Hirudinae)。所谓医学蛭类均属颚蛭目(NGnarhqhdellidae)中的医蛭科(HirudinidaeWhitman)和山蛭科(Haema...  相似文献   
6.
水蛭的经济价值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李志坚 《当代农业》2009,(12):41-41
近年来.因农药泛滥.化肥及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野生水蛭的生态环境大量地被破坏.野生水蛭数量急速下降。因而演变成了药材市场水蛭货源紧缺.供不应求。最近兴起的人工饲养水蛭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投资计划.可以利用废弃池塘或庭院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刘淑新 《内陆水产》2006,31(3):16-16
蚂蟥,又名水蛭,是一种名贵药材,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蚂蟥入药的习惯。蚂蟥有逐恶血瘀血,破血积聚的作用,用于治疗妇女血瘀血经闭、子宫积血等症。当今以蚂蟥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已投入大批量生产,且供不应求。仅国内每年对蚂蟥干品需求就达数千吨。日本、韩国很早就从我  相似文献   
10.
陈华友  耿旭  齐向辉  徐庆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95-17697
[目的]研究枯草杆菌重组水蛭素的冷冻干燥优化工艺及在酸碱中的热稳定性。[方法]测定不同填充剂、保护剂浓度组合下的共熔点,根据共熔点最高的原则确定其组合浓度,据此再设计水蛭素的冷冻干燥工艺。[结果]优化的冷冻干燥工艺为:填充剂浓度4%,保护剂浓度1.2%,共熔点为-30℃,装样量为3.0ml,冷冻温度-40℃,冷冻时间2h,升华干燥温度-32℃,升华时间24h,再干燥温度25℃,时间5h,活力回收为96.2%,含水量为1.48%。100℃时,酸性条件下,水蛭素非常稳定;加热结合碱性的条件下水蛭素才相当不稳定。[结论]可为进一步工业化冷冻干燥水蛭素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