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52篇
  222篇
综合类   26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05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以及浮尘频次和时长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并分析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为区域沙尘天气的早期预警和荒漠区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黑河流域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的2010—2019年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沙尘频次和时长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是冬季,春冬两季的频次和时长各占全年的82.3%和79.4%。10 a间沙尘暴和扬沙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渐减少,而浮尘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时长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频次月变化与土壤湿度(10 cm)和大气湿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扬沙年际发生频次与土壤温度(5 cm)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气温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近10 a来,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的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破坏性较大的沙尘暴和扬沙逐年减少,而浮尘逐年增加。沙尘频次的月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浅层土壤湿度、大气湿度和风速。春季的浅层土壤湿度影响了沙尘暴和扬沙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影响了浮尘年际频次变化;冬季的浅层土壤温湿度和降水量影响了沙尘暴的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影响了扬沙的年际频次变化。  相似文献   
3.
简明快讯     
<正>中国气象局预测今春全国偏暖中国气象局对去冬今春全国的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认为我国去冬今春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江南大部和华南可能发生冬春连旱。  相似文献   
4.
三晋林讯     
《山西林业》2004,(1):16-17
山西省林业厅召开2003年度工作汇报考核大会山西省中日合作黄河中游防护林一期工程圆满结束晋林讯SHANJINLINXUNI本刊讯2004年2月1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在森林防火重点县发布县人民政府封山禁火令的紧急通知》。通知说,最近,全省森林火灾连续不断,形势十分严峻。2004年2月13日,省卫星遥感监测中心监测到热点51个,有3处形成火灾。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晋政办发电〔2004〕31号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制野外用火,加强火情监视,积极织扑救,情况稍有缓和。17日起,于气温连续升高,火险等级上升,现大范围反弹,共测到热点36,其中…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松滋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柑桔生产,全市现有柑桔面积近1.3万hm^2,年产量10万t左右。2002年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被确定为全国宽皮柑桔优势区域,并成为全国水果(柑桔)无公害生产示范草地建设试点县。在长期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黑河流域水资源极其匮乏 ,加之地区上的配置不均衡和中游地区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黑河下游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已影响到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地区 ,该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耗水量占流域耗水量的 85 %以上 ,是黑河的主要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本文利用黑河上游控制站莺落峡站和中游控制站正义峡站水文资料 ,分析了黑河中游耗水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黑河中游耗水量在 4.2 0× 10 8m3 左右 ,比较稳定 ;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耗水量明显增加 ,80年代耗水量比 40年代末期至 70年代增加了 2 .0× 10 8~ 2 .5×10 8m3 左右 ;90年代耗水量又比 80年代增加了 1.6 0× 10 8m3 左右。 80年代以来流域耗水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这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河流径流泥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以秦岭南侧汉江和北侧渭河多年的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径流泥沙的变化。分析指出在80年代后,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秦岭南北河流年均径流量均减少,与1935-1980年相比,汉江河流年均径流量减少1.9%,渭河河流年均径流量减少27.4%;同时汉江河流泥沙含量明显减少,但渭河河流泥沙含量呈增加趋势,是汉江河流泥沙含量133倍,表明了秦岭南北两侧在全球气候暖干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响应性。  相似文献   
8.
西阴位于山西省夏县城西北,属运城盆地。地处黄河中游,古称“河东”,现为运城市管辖。这里地上和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古文化遗迹,至今已发掘出且已查明的文物很多。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夏朝国都禹城、嫘祖故乡西阴村和宋代著名大文学家司马光陵墓等多处。  相似文献   
9.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马克思摘录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的原始状态》一书,对宗教发展表达为七个阶段:(1)无神论;(2)拜物教;(3)自然崇拜;(4)萨满教;(5)偶像崇拜或拟人观;(6)神成了造物主;(7)道德和宗教联系了起来。(1)较高等级的宗教及祭祀文化是文明要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文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黄河与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那么汉江就是传输血脉的脐带,它孕育了中国的古代文明,促进了不同区域的交往和联系。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汉江遗产廊道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基于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对汉江遗产廊道进行分析与解读,探讨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下汉江遗产廊道的形成过程以及遗产特征。本研究有助于全面把握汉江流域的地域特点、文化内涵以及汉江流域文化现象与社会背景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