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缺氧保管法。将晒干扬净的粮食盛入密闭容器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粮面,薄膜四周要埋入粮面以下30-50厘米,做到严实紧密。利用粮食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积累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害虫、霉菌。但留种粮食不宜用此法。 二、曝晒法。选择炎热的晴天,把晒场扫净、晒热,将生虫粮食以3-5  相似文献   
2.
兔毛贮存应做到“三避免”:一是避免贮存在塑料袋内,因为兔毛易发热受潮,时间一长,就会发黄变质。二是避免高温和长时间曝晒,因高温易使兔毛纤维发生裂解变质。三是避免长时间重压,因长时间重压会使兔毛结块,降低毛的质量。科学的贮存方法如下。1、箱贮法。选干燥的木箱或纸箱,  相似文献   
3.
《农村新技术》2009,(8):46-47
一、蛋壳饲料。收集孵化场废弃的蛋壳,铺在水泥地上晒干。盛夏曝晒3天,秋冬季曝晒5天,堆晒厚度为3~4厘米,水分蒸发之前不要翻动。晒至手能捏碎,用粉碎机粉碎,去掉杂质,存在干燥处备用。  相似文献   
4.
常见的贮粮害虫有米黑虫、黄粉虫、玉米象、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麦蛾、谷蠢、螨类等。粮食被虫蛀后 ,不仅品质变劣 ,而且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如何防治贮粮害虫呢 ?1 曝晒杀虫曝晒是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 ,破坏虫体组织和生活机能 ,使害虫致死。同时 ,曝晒还具有防潮、防霉作用。小麦、玉米、豌豆、蚕豆等害虫可应用此法。选择炎热的晴天 ,将粮食置于容易升温的晒场上摊晒。要薄摊勤翻 ,使粮温上升到 4 8℃左右 ,并在这种温度下持续翻晒 3~ 4h ,然后将粮食趁热聚堆 ,以保持堆内高温 ,即可将虫晒死或闷死。当粮温下降到接近大气温度…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各样品种的犬中,可供大多数人们所饲养的犬种类其实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犬品种并不适合家庭饲养。在生活中,有的人就不太愿意饲养牛头这一犬种。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饲养牛头呢?只要了解牛头,掌握它的性格特点,还是很好养的。牛头不喜欢阴冷潮湿的气候,温暖干燥的环境会让它很开心。不过要注意,白色的牛头应避免在夏天的烈日下过度曝晒,以免灼伤皮肤。如果饲养在室外的话,犬舍应距地面有一定距离,以保持干燥,抵御害虫侵扰。  相似文献   
6.
颜永胜 《当代农业》2013,(22):38-39
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将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与管理措施总结如下。一、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 1.水体缺氧严重(1)多年未清淤,池底淤泥沉积过多.造成池水恶化,耗氧增加,导致鱼种缺氧而死亡。(2)池水过瘦、浮游植物少、光合作用弱,产生氧气不够水体生物的消耗.再加上肥水措施没跟上.导致鱼种缺氧而死亡。(3)池中野杂鱼过多或放养密度过大,导致鱼种缺氧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一.清塘消毒 清淤消毒后曝晒20~25天。每亩150~200公斤对水全池泼洒.均匀翻耙底泥。  相似文献   
8.
<正>1.池塘条件。选择用作鱼种越冬的池塘,应具备水源充足,排水注水方便,无污染源,面积2~3亩,池埂高2.5米以上,塘硬坚实,不渗不漏,保肥力度好、池底淤泥厚10~20厘米、池中无杂草、背北向南的长方形池塘。水深要求保持在2米以上,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产业的高速发展,池塘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池底淤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村内池塘,致使许多水体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就会使养殖环境恶化,养殖效率降低,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较为困难.如何使这些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笔者认为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薛志成 《湖南林业》2009,(12):29-29
一、园地的环境条件。猕猴桃喜光怕曝晒,喜湿怕涝,喜微风怕强风,喜肥沃偏酸性的土壤。这就要求我们建园时,必须选在村前、山前土层肥沃的背风向阳地带,或建在防护效果显著的林网保护地带,或在其它果园内的空地中(园中园)。凡没有防风措施的空广地、没有水源及排水条件的地方或盐碱较重的地区不宜发展猕猴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