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7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395篇
林业   961篇
农学   571篇
基础科学   247篇
  572篇
综合类   5570篇
农作物   503篇
水产渔业   1712篇
畜牧兽医   3019篇
园艺   1063篇
植物保护   42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693篇
  2012年   881篇
  2011年   917篇
  2010年   801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69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425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褐黄血蜱是我国中东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优势蜱种,其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由于该蜱偏好于侵袭野生动物,尤其是刺猬,故长期被忽视。该论文对褐黄血蜱产卵和孵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褐黄血蜱卵呈椭圆形,其大小约535.63μm×361.56μm,重量0.064 mg。26℃~30℃均是褐黄血蜱产卵的适宜温度,在这些温度下,雌蜱产卵量与体重有正相关关系;产卵过程受培养温度、雌蜱体重影响较大。在26℃~30℃下,孵化温度升高则孵化时间缩短。32℃不是孵化褐黄血蜱卵的最适温度。研究温度对黄血蜱产卵和孵化的影响,对建立实验种群、开展试验研究和防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的饲粮能量水平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5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饲喂3种不同饲粮。前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2.0%,综合净能分别为6.27(Ⅰ组)、6.38(Ⅱ组)和6.48 MJ/kg(Ⅲ组);中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6%,综合净能分别为6.43(Ⅰ组)、6.53(Ⅱ组)和6.63 MJ/kg(Ⅲ组);后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0%,综合净能分别为6.70(Ⅰ组)、6.80(Ⅱ组)和6.90 MJ/kg(Ⅲ组)。试验期137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22 d,栓系饲养。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较Ⅰ组和Ⅲ组提高了7.91%(P0.05)和11.11%(P0.05)。2)Ⅱ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高于Ⅰ组和Ⅲ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Ⅱ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较Ⅰ组和Ⅲ组分别提高2.06%(P0.05)和6.75%(P0.05);Ⅱ组料重比最低,增重收入和养殖效益最高。4)与Ⅰ组相比,Ⅲ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5)饲粮能量水平对各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背膘厚度随饲粮能量水平增加显著提高(P0.05)。6)Ⅲ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系水能力和肉色最低,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综述所述,以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中能量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肉牛综合净能6.38 MJ/kg,粗蛋白质12.0%;中期,肉牛综合净能6.53 MJ/kg,粗蛋白质11.6%;后期,肉牛综合净能6.80 MJ/kg,粗蛋白质11.0%。  相似文献   
3.
苏中沿海地区越冬大棚青椒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较好。近几年冬春季大风大雪、低温寒潮和连阴雨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给大棚青椒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常造成大棚青椒的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及时采取应对预防措施是促进大棚青椒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应对不同灾害天气采取的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新疆南疆7个县/市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 CCYV),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新疆南疆CCYV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从中国新疆南疆7个县/市采集带有黄化特征的51份甜瓜叶片样品,RT-PCR进行CCYV的检测,进行特异性片段的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中国新疆巴楚县、阿克苏市、莎车县、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均未检测到CCYV,而洛浦县的13份样本中,8份检出为CCYV阳性,检出率为61.53%,洛浦县CCYV特异性片段克隆测序获得了685 bp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CCYV分离物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的一致性达到100%。所得序列与中国新疆(吐鲁番)、中国其他省、苏丹、日本、塞浦路斯、黎巴嫩的CP基因聚在I组(Group),沙特阿拉伯的分离物聚在Ⅱ组,伊朗的分离物聚在Ⅲ组。【结论】CCYV在中国新疆南疆洛浦县甜瓜产区发生,与中国新疆吐鲁番、中国其他省及周围国家的CCYV分离物亲缘关系很近,且群体遗传变异很小。  相似文献   
5.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针对威海市的盐碱地情况,提出适合威海当地的园林绿化相关基本理论,并且总结了相关的栽培技术,旨在为盐碱地区园林绿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苏夏季高温多雨,桑黄栽培易发生虫害,为指导生产,对桑黄虫害种类进行调查并提出防控措施。发现桑黄的主要虫害为螨、跳虫、菇蚊、星狄夜蛾、凹黄蕈甲、鼠妇及蛞蝓。总结危害特点,对不同虫害提出效果较好的环境控制、物理控制和药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阿克陶县搬迁牧民的生活,采用平整土地、修筑灌排水系统等治理措施将未利用的盐碱地逐步开发成为耕地,对项目区原始地貌、工程完工后及第1次灌水洗盐后的土样进行采集,并测定土壤全盐的含量,作为实施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治理措施实施后,0~60 cm土壤层含盐量可减少58.4%,但第1次灌水洗盐效果不明显,后期需要水利、农业等多种措施的有效配合,才能逐步达到理想的种植要求,本研究为盐碱地的开发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区不同虾苗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泰县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景电一二期高扬程提灌工程,灌溉面积近百万亩,但由于常年的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不断抬升,地形较低地区土壤盐碱化不断加深。全县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面积近30万亩,且有加速的趋势,耕地盐碱化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重要因素。2016年景泰县通过初步实地考察及对水质的检测检验,探索性地提出"以渔治碱"的思路,并成功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养殖。同时通过技术的引进建成了虾苗淡化池、虾苗标粗池,改变了直接引进淡化苗的养殖模式。本试验通过使用淡化虾苗与标粗虾苗进行对比养殖试验,探索有利于景泰盐碱洼地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青岛海边盐土土样中筛选得到试验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产酸及耐盐能力鉴定,同时将其配制成菌剂加入不同基质中施入盐碱土壤以探究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得到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它能够分泌有机酸,能在80 h内将发酵液pH值由6.58降至1.96;并且在10%NaCl或10%(NH_4)_2SO_4的液体培养基中保持较好的生长曲线,拥有较好耐盐能力。以不同基质作为生长介质将菌剂直接施加到盐碱土壤56 d后,检测到添加不同基质的盐碱土壤pH值可降低0.86~1.60,含盐量也下降。因此黑曲霉在盐碱地改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