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东北外海底层流刺网作业渔获的银方头鱼群体由Ⅰ-Ⅺ龄11个世代构成,以Ⅱ、Ⅲ和Ⅳ龄占优势;体长优势组为210-270mm,体重优势组为200-400克,体长与体重的关系W=2.1120×10-5×L2.9964,r=0.9970。初次性成熟年龄为Ⅱ-Ⅲ龄,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为190mm,在4-8月均有产卵活动;按VonBantanffy方程拟合生长参数L∞=436.21mm,W∞=1715.05g,K=0.2357,t0=-0.9542,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3.702龄。  相似文献   
2.
<正> 流刺网是我国渔业生产的主要渔具之一,能捕捞不同水层的集散鱼类,渔获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有利于资源保护,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渔具。锦纶6单丝是流刺网的主要网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流刺网的渔获率。单丝的色泽对渔获率有较大的影响。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3.
该文简述了鳀鱼深水层流刺网的结构及特点。两只40马力渔船各带4000目×320目×21.8mm深水层流刺网27片,生产72流次,捕鳀115余吨,产值4.2万元,冷冻后销售利润2.3万元;与小型流刺网比较,产量提高88.2%,延长作业时间20天;与青皮、宝鱼挂网及扒拉网比较,产量提高幅度更大,其经济效益较好。所捕鳀鱼,120~129mm以下低龄鱼体长组占85%,其生长速度很快,在40天里,平均体重增加5.7g,占原体重的44%左右,而且产卵期较长,论证了黄海北部鳀鱼资源丰富,补充群体充足,尚未充分开发利用。为了推动鳀鱼生产大发展,建议今年推广20~30只船,并大力发展鳀鱼加工业,使产加销一体化,提高其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流刺网是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之一,本试验利用渔船的冲程使渔船冲过流刺网,从而使渔船驾驶员掌握渔船航行中避免螺旋桨被流刺网绞缠的方法,确保渔船航行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斗船位数据的流刺网网次和方向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船监测系统(vessel monitoring system,VMS)在渔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及渔业组织的重视,我国近海渔船主要采用基于北斗的VMS系统。刺网是我国主要的捕捞作业方式之一,提出一种使用北斗数据提取流刺网作业网次以及网长和方向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阈值综合判别的方法判断捕捞作业的状态,通过航速、空间距离、时间间隔和航向变化的阈值判别作业时收网状态的船位点,然后根据收网状态的起始点判定放网状态的起始点。根据范例中提取的516组网次,使用程序判别的船位点和人工判断的船位点有74%相同,表明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精度高、处理快速、实时程度高的特点。该方法可为我国渔业管理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并可应用于捕捞控制、海上执法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南海马鲛流刺网网目对康氏马鲛Scomberomorus commersoni的选择性,于2015年3月在南海北部用网目尺寸分别为80、100、120、138、142、160 mm的刺网进行了共同捕捞试验,基于SELECT(Share Each LEngth's Catch Total)模型的基本架构下,用Normal和Bi-normal选择性概率模型拟合试验数据,并就刺网对康氏马鲛的渔获方式、选择性曲线形状和SELECT模型应用展开了探讨。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康氏马鲛172尾,康氏马鲛的渔获方式以刺挂为主;Normal和Bi-normal的估计分隔模型均比等分隔模型拟合效果好,其中Bi-normal的估计分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两个选择性峰值点对应的相对叉长分别为R_a=4.4399和R_b=6.7278;6组网目尺寸的刺网对康氏马鲛的相对作业强度(pi)大小依次为138 mm142 mm160 mm100 mm80 mm120 mm。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海马鲛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中游支流汉江上,是一个以航运为主,兼有发电、灌溉等综合开发功能的项目。为了减免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采取了修建鱼道的保护措施。为了解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鱼道的过鱼效果,2012年9月19-26日,采用网具回捕和水声学监测结合的方法,对通过鱼道鱼类的种类、规格、数量和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用三层流刺网在鱼道内共捕获到11种鱼通过鱼道上溯,包括瓦氏黄颡鱼、吻鮈、鳊鱼、蛇鮈、马口鱼、圆吻鲴、犁头鳅、铜鱼、鳜鱼、鲢、,其中数量较多的为瓦氏黄颡鱼、和圆吻鲴;水声学监测了1267 min,共获得658个目标信号,平均每分钟获得0.5个目标,总体体长均值为33.50 cm,95%置信区间为30.43~36.55 cm。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鱼道的建成和运行,为大坝上下游鱼类的交流和完成生活史提供了渠道,对保护汉江的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该报告简述了Ti鱼深水层流多具结构及特点。在Ti鱼挂网的基础上,研制出60.00m×5.06-21.8mmTi鱼深水层流刺网具。在两只29.4kW渔船上进行了两年生产试验,生产171流次,捕Ti528余吨,纯益14万元;与原型网对比,产量提高90%左右;推广10只渔船,捕Ti963余吨,纯益21万元,取得较好的捕捞与经济效果。并简述了黄海北部产卵Ti鱼生物学特性;得出了网目尺寸与鱼体叉长、体重、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