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利用生态蟹池的废弃苦草和建议众所周知,最适宜河蟹生长需要的水草有四种:金鱼藻、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前三种水草草体与母体断裂后,只要在0.5~1米的浅水区触泥即生,可以移  相似文献   
2.
沙塘鳢(Odontobutisobscura)又称塘鳢、沙乌鳢、梁子湖一带俗称“土才鱼”、“土憨巴”,皖南一带俗称“呆子鱼”、“虎头鱼”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塘鳢科(Eleotridae)、沙塘鳢属(Odontobutis),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多生活于湖泊、河沟的静水区,喜栖于泥沙、杂草和碎石相混的近暗浅水区,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3.
沙塘鳢(0dontobutis obscura)又称塘鳢、沙乌鳢,皖南一带俗称”呆子鱼”、”虎头鱼”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塘鳢科(Eleotridae)、沙塘鳢属(Odontobutis),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多生活于湖泊、河沟的静水区,喜栖于泥沙、杂草和碎石相混的近暗浅水区,  相似文献   
4.
垂钓两则     
徐锐 《齐鲁渔业》2014,(4):54-54
(一)夏季垂钓有技巧掌握“六钓六不钓” 1钓深不钓浅 7月盛夏,骄阳似火,浅水区在阳光的直射下水温高,鱼儿怕热,纷纷躲到草丛中或深水区,除清晨和傍晚外,白天其他时间很难见到它们的踪迹。深水区阳光不易晒透,适合鱼儿乘凉、栖息:盛夏时节钓深不钓浅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5.
唐箭飞 《水产养殖》2010,31(12):39-41
<正>江苏沿海是我国条斑紫菜的主产海区,养殖方式有潮间带的半浮动筏式、潮下带浅水区的支柱式和全浮动筏式3种。这里主要谈谈半浮动筏式养殖。1养殖海区的选择叶状体养殖与海区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养  相似文献   
6.
一、准备工作1.繁育池的条件对于专池繁育淡水小龙虾苗种的苗种池,选择的面积一般在1~3亩,不宜过大。池底的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既有深水区,也有浅水区。根据淡水小龙虾的穴居习性,池中最好有自然的土堆,有利于亲虾掘穴交配、产卵。深水区的水深要达1米以上,塘  相似文献   
7.
一、网捕鳜鱼1.刺网捕鳜。刺网可用单层,也可用多层,但在实际生产中多用单层,以降低成本。用刺网捕鳜,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及不同的水域环境来下网,比如在水库中,应在山崖水较深的库边下网;在湖泊中,应在水草茂盛的水区下网;在春季,应在水域岸浅水区下网;在冬季,应在深水区下网,这样起捕率较高。2.拉网捕鳜。一般是在收获的时候采用,拉网操作方法与常规鱼操作方法雷同,不过,应注意拉第一网后,再隔一段时间待池水平静鳜鱼“出窝”后再拉第二网,以提高起捕率。拉网捕鳜鱼时动作要迅速,先挑出未达标要回塘的鳜鱼,以免其受伤。此外,起捕鳜鱼的拉网…  相似文献   
8.
于忠诚 《水产养殖》2010,31(4):30-31
<正>1掌握好以下要领①塘口水深适中:平均水深不超过1m,四周带1.2m深环沟,中间浅水区在0.5m左右,可种植水生作物。②养前清除杂鱼:进水后放苗前,必须清杀杂鱼并消毒。③水面种养结合:水面50%左右面积  相似文献   
9.
单环刺螠俗名海肠、海肠子,属于螠虫动物门、螠纲、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单环刺螠和其他刺螠属的生物一样,是生活在海边潮间带泥性底质或珊瑚礁区中的管状螠虫动物,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岸,喜栖息于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和潮下带浅水区泥沙中.单环刺螠的季节性很强,只有在春天风浪大时才能捕到.单环刺螠的洞穴为"U"形,洞口呈烟囱状...  相似文献   
10.
一、养殖习性 加州鲈主要栖息于浑浊度低的湖泊、水库的浅水区(水深1米~3米),沼泽地带的小溪,河流的滞水区和池塘等,常藏身于水下岩石或树枝丛中。加州鲈的适温范围广,水温1℃~36℃时都能生存,10℃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水质要求溶氧量在1.5毫克/升以上,比鳜鱼耐低氧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