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秋刀鱼舷提网渔业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龙山 《海洋渔业》2003,25(4):200-203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及其沿海海域,是日本、俄罗斯、韩国、我国台湾省重要的远洋渔业捕捞鱼种之一。秋刀鱼舷提网(日本、我国台湾均称之为棒受网)渔业自19世纪30年代被利用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秋刀鱼产量受环境气候影响波动较大,但秋刀鱼舷提网渔业由于其操作简便、渔获效率高,一直被广  相似文献   
2.
王守民 《海洋渔业》1988,10(1):16-19
绿鳍马面鲀为温水性近海底层鱼类,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和非洲南部沿海。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量以东海最为丰富,南海、黄渤海次之。有关黄渤海绿鳍马面鲀群系资源和生物学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以大陆架渔业资源调查及以前的资料,对黄渤海群绿鳍马面鲀的资源状况、洄游分布、渔场渔期及生物学特性作一初步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据悉,2005年度美国俄勒冈州近海产沙丁鱼的捕捞配额为45,000t,比2004年度的增加10%,作业渔期从6月下旬开始。虽然渔期尚未开始,但已引起对沙丁鱼需求的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4.
嵘惺 《现代渔业信息》2004,19(12):41-42
日本、所罗门渔业协议会议于9月22—24日在斐济举行,双方同意日本渔船的入渔费在渔期的前期暂缓支付。入渔费的金额将从过去3个月在国内主要渔港的卸货金额、过去4年的平均航次产量来算出。日在所罗门作业的主要鱼种是黄鳍金枪鱼,现在作业的日本渔船有围网船30艘、钓船30艘、延绳钓船10艘,合计70艘左右。去年.  相似文献   
5.
6.
从农业部渔业局获悉,我国渔业发展确定四大重点:第一、要继续加大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国已经在沿海全面实施了“伏季休渔”制度,在内陆重点渔区实行了“休渔期”制度,并提出了捕捞产量“零增长”的计划。同时正在积极探索渔业资源限额捕捞和渔船强制报废制度,逐步缩减捕捞渔船数量,控制捕捞强度。  相似文献   
7.
福克兰群岛政府于1987年6月底宣布,只有90艘国际渔船参加1988年第一渔期的渔业生产,1987年第一渔期参加215艘,有96艘船申请,90艘渔船获准于7月1日-12月31日在福克兰群岛水域作业。其中波兰30艘、西班牙19艘、日本4艘、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我公司1957-1968年拖网渔场统计资料写成。目的是想通过多年拖网生产实践的资料分析说明河鲀鱼的渔场和渔期及其历史变迁。为开发河鲀鱼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缪芝林 《海洋渔业》1984,6(6):264-265
<正> 南通市渔民为执行东海区有关保护渔业资源的规定,在伏季休渔期适当发展了传统的流刺网作业。经几年的生产表明,燕尾鲳流刺网渔业具有成本低、产值高的优点,是目前捕捞燕尾鲳(灰鲳)的一种理想网具。现将网具等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虾类是海洋水产资源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世界各国对开发利用虾类资源都很重视,六十年代世界虾渔获量约60万吨,进入七十年代后,虾的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目前在世界水产品市场上,虾仍属旺销货,因此,各国都在继续努力增加产量,以满足消费和出口。我国近海的经济虾类资源相当丰富,除黄、渤海的对虾资源已经开发外,其它虾类资源除群众渔业略有生产外,机轮渔业基本上都未利用。但是,我国台湾省、香港、日本和南朝鲜都在利用太平洋西岸的虾资源。目前,我国海洋水产资源呈衰退现象,因此,积极开发利用新资源、新品种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