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1篇
  24篇
综合类   291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58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俊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40-42,44
为解决红花香椿单木及林分材积生长率表缺乏的问题,通过收集样木、样地数据处理、备选模型求解、模型选优、模型优化等思路和过程,建立了红花香椿单木及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经TOPSIS法模型选优显示,单木和林分材积生长率最佳模型均为P=a0D-a2t-a1;利用免疫进化算法(IEA)进一步优化了模型参数,提高了模型预估精度,并据此编制了红花香椿单木及林分材积生长率表.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编制承德县集体林经营方案科学实用,重点研究了编制集体林经理调查技术细则;划分经营类型;测算林分蓄积生长率等8个方面,解决了集体林(粗放)经营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4.
5.
鱼类鳞片应用于鱼类生态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早在50年前采用鳞片来估测鱼类生长的方法就已推广。以往,鳞片一般用于估测鱼类年龄,鱼的年生长率以及用退算法推测鱼类的生长历史(包括体重、体长、生长率)。但对鱼类在短期生  相似文献   
6.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的对照组和轻牧组在7月份最大,中牧组和重牧组在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长率的变化不尽相同。1998年,冷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7月份达到最大,且9月份出现了营养的再次积累;1999年,冷季草场禾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个峰值,暖季草场禾草地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对杂草类而言,1998年冷季草场的绝对生长率6月份最大,暖季草场重牧组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7月份达到最大;1999年重牧组杂草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杂草在8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单木生长率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树干解析数据,拟合杉木、马尾松单木生长率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8.
依据154株油松解析木材,用幂函数式P=aA^b100回归方法配置了油松树高,胸径,材积连年生长率回归方程并编表。其回归相关指数分别为0.949、0.950、0.948;估计精度分别为80%、87%、86%、经F检验,可应用于资源档案的消长分析,确定采伐量及生产。  相似文献   
9.
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主要取决于性能测定时某种能导致最大生长的维生素在日粮中的浓度。然而,某些维生素还可引起一些代谢效应,从而除了可改变生长率之外还可能改变生长的组分。  相似文献   
10.
水稻株型及穗型改良,其目的是提高光合产物,加快物质分配速度。近几年穗部性状在产量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灌浆期弯穗型品种物质生产量低于直穗型品种,其穗重增加量也低于直穗型品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弯穗型品种普遍存的穗封行影响了群体后期通风透光的缘故。陈温福等在研究直立穗型与弯穗群体生长率和灌浆速度差别时发现,直立穗型比弯穗型大,并指出灌浆前期籽粒中的干物质有很大二部分来自出穗前的贮存。因此,北方超高产育种把直立穗型作为株型改良中的理想穗型。但由于直立穗型着粒密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