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咸水冻融灌溉对重度盐渍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越  杨劲松  姚荣江 《土壤学报》2016,53(2):388-400
室内咸水冰融化试验设置2个处理:7.5 g L-1咸水冰(SIW(7.5))、15 g L-1咸水冰(SIW(15)),探究了咸水冰融化过程中的水量、水质以及离子组成的变化;土柱模拟试验设置同一灌水量(150mm),4个处理:淡水直接灌溉(FW)、7.5 g L-1咸水直接灌溉(SW)、7.5 g L-1咸水冻融灌溉(SIW(7.5))、15 g L-1咸水冻融灌溉(SIW(15)),对比分析两种灌溉水质(淡水、咸水)和两种灌水方式(直接灌溉、结冰灌溉)对土壤(粉砂壤土)水盐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水冰融化过程中,初期融出水量较大,但含盐量和钠吸附比(SAR)较高,后期融出水量较小,含盐量和SAR很低;融出水的离子含量变化与电导率(EC)变化表现相同的趋势;小于3 g L-1的水的融出率分别是SIW(7.5)=25.46%和SIW(15)=32.78%。FW处理下,土壤中水盐运动持续时间较其他3个处理长,土壤导水率降低最快,灌溉水入渗完成时表层土壤含水量达到33.8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四种处理下,0~15 cm土层土壤的含盐量平均值分别为FW=2.32 g kg-1、SIW(7.5)=2.80 g kg-1、SIW(15)=3.87 g kg-1、SW=4.31 g kg-1。同等灌水量下,SIW(15)处理下土壤脱盐深度最浅。离子分析表明:FW和SIW(7.5)处理下,0~25 cm土壤的钠吸附比(SAR)下降明显,显著小于SW、SIW(15);然而FW处理下,土壤碱化特征最为明显。综合而言,在淡水资源缺乏而咸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中度矿化度咸水结冰融水灌溉可以有效降低根层土壤盐分,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最适盐度、碱度和pH的范围,通过设置不同NaCl盐度(1‰,2‰,3‰,4‰,5‰,6‰,7‰,8‰)、NaHCO3碱度(10,20,30,40,50,60,70 mmol/L)、pH值(5.0,5.5,6.0,6.5,7.0,7.5,8.0)梯度范围的溶液及淡水对照组(盐度0、碱度0、pH值6.67)激发达里诺尔湖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观察了不同处理组精子状态,并对其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受精卵在不同盐度、碱度和pH溶液中的受精率.结果表明:盐度在0~4‰,瓦氏雅罗鱼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呈逐渐上升趋势,4‰达到最长;碱度在0~50 mmol/L,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随碱度增加而延长,50 mmol/L达到最大;pH值5.0~7.0,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随pH值的升高而延长,pH值7.0达到最大;受精率分别在盐度4‰、碱度30 mmol/L、pH值6.5达到最高,不同盐度和碱度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淡水对照组.综上,基于对不同盐度、碱度和pH值对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分析结果,建议在开展瓦氏雅罗鱼全人工繁殖及杂交育种过程中,尽量选择盐度在0~4‰,碱度为0~30 mmol/L,pH值6.0~7.0的盐碱水体或淡水中进行,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及苗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ABR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现象,探讨了污泥颗粒化的机理, 讨论了碱度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控制合适的条件(容积负荷,碱度等)能够在ABR反应器中培养出颗粒污泥,添加无机惰性物质对颗粒污泥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在启动初期,应当保证较大的出水碱度(1000mgCaCO3/L),有利于培养出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出现以后,可以适当降低出水碱度(500mgCaCO3/L).  相似文献   
4.
西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碱度,不同搅动情况下西湖沉积物磷的释放情况。同时还测定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间隙水中可溶性磷的含量。结果表明,湖水的碱度提高可促进沉积物磷的释放。在蒸馏水体系中,沉积物4小时的释放量小于检测限;在碱度为10^-1 ̄10^-4mol·L^-1的Na2CO3/NaHCO3体系中,沉积物磷的释放量为8.0 ̄9.0μg/g。在蒸馏水和NaHCO3体系中,沉积物磷的释放量均为  相似文献   
5.
咸海卡拉白鱼对盐碱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咸海卡拉白幼鱼进行了NaCl和NaHCO3急性和亚慢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D50):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22 61,21 66,21 24g L,碱度分别为137 55,129 02,112 23mmol L。鱼对pH耐受性范围(7d内):4 5~10 1。亚慢性试验表明:NaCl质量浓度<5g L对鱼生长无影响;NaCl质量浓度为8g L使鱼生长受抑制;NaCl质量浓度为11g L鱼存活率93%。NaHCO3碱度为0 5g L(6 47mmol L)和1g L(10 64mmol L)处理组与对照组(1 47mmol L)相比,鱼增重5 5%和7 5%;碱度为2g L(23 65mmol L)对鱼生长无影响;碱度为3g L(32 20mmol L)鱼生长受到抑制,60d死亡率5%;碱度为4g L(44 98mmol L)处理组在12d鱼死亡率100%。在盐碱双因子试验中,卡拉白幼鱼在NaCl5g L、碱度23 65mmol L(pH9 2)的水体生长良好,适宜在半咸水中生存。  相似文献   
6.
通过静态容量瓶法研究了不同钙碱水质条件下,磺酸盐共聚物对Zn2+的稳定性及Zn2+、Ca2-和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钙碱浓度的变化对磺酸盐共聚物稳定Zn2+的性能影响较大,Ca2+浓度为600~800mg/L是磺酸盐共聚物对Zn2+稳定性的拐点,Ca2+浓度低于600mg/L时,磺酸盐共聚物对Zn2+稳定性较好,此时碱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应重点控制水中的碱度;Ca2-浓度高于800mg/L时,磺酸盐共聚物对Zn2+稳定性较差,应该开发高钙条件下专用的稳锌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碱度及Do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赛军  颜智勇  郑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40-13342,13349
[目的】研究碱度和DO浓度对亚硝酸盐积累及半硝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立方形SBR反应器,反应器温度控制在28~33℃,进水氨氮浓度控制在80~110mg/L,研究碱度和DO2个因素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水体中适当的碱度有益于亚硝酸盐的形成。低DO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但不利于氨氮的转化。当DO〈0.5mg/L时,氨氮去除率不高,仅50%左右,适合于半硝化反应,但亚硝酸盐积累率很高,最高可达99%;当DO〉1.5mg/L时,亚硝酸盐的积累率逐渐降低;DO在0.5~1.5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和亚硝酸盐积累率都很高,适合于进行亚硝化反应。[结论]在温度为28~33℃和进水氨氮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控制碱度和DO能使亚硝酸盐在反应器内得到很好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大鳞鲃在碱性水域推广的可行性,对大鳞鲃( Barbus capito)、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llus)、镜鲤( Songpu mirror carp)、鲫鱼( Carassius auratus)和白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进行96 h急性NaHCO3碱度毒性试验,测定了水体中NaHCO3碱度对5种鱼的致死浓度,以及对鳃、肾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鳞鲃、草鱼、镜鲤、鲫鱼和白鲢5种幼鱼NaHCO3碱度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3.325 mmol/L,91.825 mmol/L,114.262 mmol/L,134.045 mmol/L,86.246 mmol/L,其耐受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鲫鱼,大鳞鲃,镜鲤,草鱼,白鲢。观察了NaHCO3碱度对鳃和肾脏的病理组织切片,在高碱胁迫下,鳃小片缩短,细胞间隙增大,鳃小片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甚至脱落;肾组织中肾小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肾小管管腔变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盐度和碳酸盐碱度对不同规格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中科三号"鱼种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大规格鱼种[L=(8.81±0.62)cm]48、72 h和96 h的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433、14.352、13.855,盐度安全浓度为4.63;碳酸盐碱度在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3.105、71.861、71.198、70.368 mmol·L-1,碳酸盐碱度的安全浓度为20.33 mmol·L-1。小规格鱼种[L=(1.78±0.12)cm]24、48、72 h和96 h盐度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339、11.026、10.653、10.080,盐度安全浓度为2.98;碳酸盐碱度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656、51.889、50.378、49.664 mmol·L-1,碳酸盐碱度的安全浓度为13.20 mmol·L-1。大规格"中科三号"鱼种对盐度和碳酸盐碱度的耐受性均比小规格鱼种强;慢性毒性实验中异育银鲫"中科三号"鱼种[L=(3.73±0.12)cm]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而降低。60 d实验后盐度3、5和7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4、0.67和0.23,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8.64、49.24和14.80;碳酸盐碱度7、12和17 mmol·L-1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2、0.66和0.29,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6.06、48.40和19.23。盐度和碳酸盐碱度浓度越强,对异育银鲫"中科三号"鱼种生长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广盐性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其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基因表达差异,以期从基因组水平研究对虾对高碳酸盐碱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以高碳酸盐碱度(20 mmol/L)胁迫第4天凡纳滨对虾鳃组织和低碱度(2 mmol/L)对照组鳃组织为材料,通过斑点杂交筛选,发现鳃组织中有158个克隆子表达上调,291个克隆子表达下调。挑选150个高表达差异的克隆子进行测序,获得100个序列,其中50个得到成功注释。经过GO分析,这些注释的差异基因主要分为8大类群,其中碳酸酐酶基因(CA)、Na+-K+-ATPase基因(NKA-α)等与离子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量上调,而溶菌酶基因等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量下调,这些结果表明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以增加离子调控的方式进行酸碱平衡的调控,同时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此外,还对CA和NKA-α两个基因在鳃和触角腺中的时空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高碳酸盐碱度胁迫9 d过程中,两个基因在鳃组织中的表达均呈现先高表达后回落的现象,而在触角腺中NKA-α基因则一直维持较高表达水平,说明CA和NKA-α基因在凡纳滨对虾高碳酸盐碱度适应离子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发现除了鳃组织之外,触角腺同样参与了调控。本研究从转录水平初步筛选了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的表达差异基因,探索了凡纳滨对虾的耐盐碱机制,对培育适于盐碱地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