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禾花鲤属鲤科鱼类,体型粗壮,全身略带紫色(乌褐),背部黑色,色彩亮丽,因以稻田禾花为食而得名。其肉质特别鲜甜,营养丰富,尤其是鳞片柔软可食。深受养殖户及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在山区农村建设简易的产卵池和孵化池,在稻田里进行禾花鲤亲本培育,并进行选择和配对,进行人工催产繁殖,批量培育苗种,  相似文献   
2.
云南陇川县水产站为推动大热区之中特殊的小冷区户撒乡农村经济的发展,于2013年6月,在户撒乡保平村委会芒棒村小组开展了禾花鲤半山区稻田示范养殖,经过195 d的养殖,获得了技术经验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鱼模式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和广泛的综合养殖模式,在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绿色生态养殖发展。一、稻田养殖禾花鲤技术1.稻田选择本试验选择有优质水源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示范农场内的稻田,其中对照组稻田面积为1.1亩、实验组稻田面积为1亩。稻田耕作层土壤厚实、肥沃、无污染,p H 5.5±1.2,有机质(22±1.5)克/千克,有效磷(0.22±0.03)克/千克,总氮(1.02±0.08)克/千克,速效钾(0.21±0.05)克/千克,可以为养殖鱼类提供较为丰富的生物饵料。  相似文献   
4.
选取来源一致、规格整齐的2龄禾花鲤1 200尾,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80尾鱼,分置于15个试验池中。各处理苜蓿Medicago sativa草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40(试验Ⅰ组)、80(试验Ⅱ组)、120(试验Ⅲ组)和160 g/kg(试验Ⅳ组),正试期50 d,观测苜蓿草粉对禾花鲤前、中、后肠及肝胰脏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草粉对前肠蛋白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P<0.05),其中试验I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Ⅳ组,但和试验Ⅰ、Ⅲ组差异不显著 (P>0.05)。添加苜蓿草粉对中、后肠及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P>0.05),但它们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试验Ⅰ、Ⅱ、Ⅲ组鱼的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鲤鱼的前肠、中肠、后肠蛋白酶活性依次减弱,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远低于肠道。3)添加苜蓿草粉后前肠及中肠淀粉酶活性比较,试验I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05),后肠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添加苜蓿草粉能提高鲤鱼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其中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余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4)禾花鲤前、中、后肠及肝胰脏4部分淀粉酶的活性有较大的不同,肝胰脏>后肠>中肠>前肠。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稻田养鱼与水稻种植的相互促进作用并同时确定稻田养殖鱼类的最适放养密度,用禾花鲤为试验鱼开展了为期130 d稻田养殖试验。设计了水稻单作组和3个不同放养密度(1.50万、2.25万、3.00万尾/hm2)的稻鱼共作组,通过对比分析种养前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成的差异,以此来评价鱼类养殖对水稻种植的有益效果;并通过平均规格、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饵料系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来确定稻田养殖禾花鲤的最佳放养密度。结果表明,1.50万尾/hm2密度组的禾花鲤成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水稻单作组的稻谷产量显著高于稻鱼共作组,但收益显著低于稻鱼共作组。种植前后,水稻单作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明显低于稻鱼共作组,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幅显著高于稻鱼共作组,而土壤总氮、磷、钾含量变幅又无显著性差异。在种养周期前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均相对于种养前期有所增加,且稻鱼共作组增幅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Latescibacteria...  相似文献   
6.
贫困户养殖禾花鲤是产业精准扶贫项目之一,由于养殖经验不足,无法应对鱼类出现浮头时做出相应的处理,笔者通过泼洒增氧剂、利用抽水机抽水等措施解决了禾花鲤浮头的病症。为了更好地为养殖户服务,水产养殖应增加开设多期养殖技术培训班,在鱼病高发季节不但要发放水产养殖技术资料,还要多入户实地了解和指导养殖户开展鱼病防治、渔业生产等工作,以帮助养殖户增加收入,实现早日脱贫。  相似文献   
7.
为综合评价不同养殖模式下的鲤鱼品种的免疫能力,该试验比较分析了清远连山禾花鲤稻田养殖品种和肇庆麦溪鲤养殖品种的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在两个鲤品种的血液生理指标中,禾花鲤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麦溪鲤;在两个鲤品种的血液生化指标中,禾花鲤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显著高于麦溪鲤(P0.05),禾花鲤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极显著高于麦溪鲤(P0.01)。在两个鲤品种的免疫指标中,麦溪鲤血液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溶菌酶(LZM)、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显著强于禾花鲤(P0.05)。研究表明:禾花鲤的免疫能力、耐低氧能力和肝脏、肾脏的解毒能力均在一定程度上弱于麦溪鲤。可以认为禾花鲤的养殖难度大于麦溪鲤,应在养殖中更加注重养殖环境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全州县是桂北最大的一个县,面积4千余km^2,耕地70余万亩,群众历来有稻田养鱼习惯。该县特产禾花鲤,昔日曾为清朝指定之贡品,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名菜。该县的稻田养鱼,至60年代初,养鱼面积仍有25万亩,但自60年代末,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及诸多因素的制约,曾一度把种稻和养鱼对立起来,有的甚至把稻田养鱼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砍,  相似文献   
9.
禾花鲤属鲤科,温水性鱼类。因经稻田长期放养、驯化、食水稻禾花而得名,它体形粗短,鱼鳞细,皮薄呈透明,全身略呈紫色,色彩艳丽,惹人喜怜。  相似文献   
10.
禾花鲤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 《科学养鱼》2004,(1):16-17
笔者参与实施“稻田养殖禾花鲤高产技术”项目,禾花鲤亩产量由28.4千克提高到54.9千克。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