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4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林业   275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154篇
  205篇
综合类   1648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901篇
畜牧兽医   379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淡水渔业》2021,51(3)
为了解曝气联合投加菌藻对湖泊水体的生态效应,于2019年7月24日-10月16日,在白洋淀沟壕中开展了曝气联合投加菌藻的水体生态修复试验,对比分析了修复水体和未修复水体的理化指标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试验期内,曝气联合投加菌藻修复技术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能显著降低水体亚硝态氮(NO~-_2-N)浓度,同时明显减少了上下水层的溶解氧差异,对打破水体上下分层具有明显效果;进行生态修复的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逐渐由枝角类的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向桡足类的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sp.)、桡足幼体(Copepodid)和无节幼体(Copepod nauplii)转变,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趋于小型化;生态修复区内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和密度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综合结果来看,曝气联合投加菌藻修复技术能显著降低湖泊水体的亚硝态氮浓度,打破水体上下分层状态,同时使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和密度明显降低,使其物种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2.
以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尾矿液单一胁迫下对其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在探讨狐尾藻对Pb耐性机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随着Pb尾矿渗出液单位浓度的升高,狐尾藻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以及干质量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在100%Pb尾矿液处理下地下部的干质量较对照下降显著(P0.05)。此时,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也呈下降趋势,但整体幅度不大,说明狐尾藻幼苗的生长整体受到明显抑制;随着Pb尾矿渗出液单位浓度的升高,幼苗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下降且整体均低于对照。在纯Pb尾矿液处理条件下,Chla、Chlb和Car的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4.6%、29.6%和23.2%;所有处理中幼苗地下及地上部相对电导率与Pb尾矿液浓度成正比且均高于对照。各个处理的地上及地下部Pro含量随着Pb尾矿液浓度增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地上和地下部的AsA含量和GSH含量变化呈低浓度上升,高浓度下降的趋势。在25%Pb胁迫处理下,幼苗中AsA含量在地上和地下部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明显(P0.05),较对照增加了93.5%和89.8%。而地上和地下部GSH含量较对照增加了35.7%、4.36%。数据表明,狐尾藻对Pb胁迫下的环境有一定的抗性,可被用于Pb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
4.
有效预防农田土壤风蚀,防止耕地退化,需要研究农田土壤风蚀机理。集沙仪作为研究农田土壤风蚀的关键仪器,其核心部件风沙分离器的结构设计会影响集沙仪的测试精度。针对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利用微型风洞对其等动力性、降速性能和气固分离效率进行对比试验分析,选用性能更好的风沙分离器以实现农田集沙仪的全自动采集风蚀数据功能,进一步提高其测试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风速条件下,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的等动力性分别为91.99%、92.04%、92.31%、92.06%、92.14%和92.90%、92.78%、93.06%、92.99%、92.84%;在13.8m/s试验风速下,分流对冲式风沙分离器排气口风速降低83.84%,排沙口风速降低88.99%;而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排气口风速降低92.54%,排沙口风速降低90.41%。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气固分离效率分别为99.8%,98.9%。  相似文献   
5.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上调表达与抗逆性有一定相关性。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Slr1501是一个未知蛋白,预测其属于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GNAT家族N-乙酰基转移酶。为了进一步明确slr1501基因功能,本研究从集胞藻6803中克隆slr1501基因,成功构建了pET-28a(+)-slr150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分析。经1 mmol/L IPTG诱导2 h后Slr1501蛋白成功表达,表达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lr1501重组蛋白特异性表达。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打磨龟背、营养液浸泡和奈乙酸溶液浸泡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奈乙酸溶液可使“冒绒”速度大大加快;奈乙酸对基枝藻孢子囊形成和孢子释放能起到促进作用,其适宜浓度为0.1~5ppm。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WINGIS中空间数据的输入原理和功能。重点介绍了数字化仪的工作原理,以及矢量数据的结构和文件组织等。  相似文献   
8.
三唑磷防治马尾松毛虫,鞭角华扁叶蜂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1个水土保持监测点的结果,采用“等效替代原则”,对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为正确指导人工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畜互通病,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南、湖北、云南和西藏等地。旋毛虫属毛形线虫属(Trichinella),和其它3种毛形线虫[固有毛形线虫(T.ncava),纳氏毛形线虫(T.nelsoni)和拟旋毛线虫(T.pseudospiratis)]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