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林业   9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与评价,加深人们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唤起人们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吴利华 《现代园艺》2012,(19):59-60
<正>城镇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们身心健康。要真正提高城镇的绿化水平,营造出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就要在绿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倡导生态、地方景观特色、节约型绿化建设。1坚持绿地生态建设城镇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工程,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后者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前者人的活动行为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和较大组成比例,使得生态结构从  相似文献   
3.
茶叶的产量、品质,均有赖于茶园的气候生态环境。2000年以来,张庙茶场、高庙茶场等茶园在茶叶生产上,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采用“乔—灌—草”立体复合栽培方式,使生态气候条件得以改善,促使茶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达到动态平衡,形成了有利于茶树生育的气候生态环境,达到了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初议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为观光游览对象,把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教育相结合。保护自然生态不受损害的旅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需要。由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区域性、不可再生性、多功能性与脆弱性,在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世界竹藤通讯》2008,6(6):F0002-F0002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的文县、武都县。1963年建立保护区。面积9.1万hm^2。主要保护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白水江西南侧为摩天岭,最高峰3530m。河谷下降到1000m以下。河谷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1000~1700m多次生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6.
《广东园林》2006,28(1):I0009
沙河涌截污工程的景观设计以“风之谷”为主题概念,在高度城市化的广州城区中,恢复从白云山麓至珠江的连续性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滨水区带来清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创造街区与自然共生的[风之谷]。  相似文献   
7.
农田是一个人类为获得人类需要的种植业产品而人工建造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既有自然地属性,也有人工建造的属性,这种自然属性与人工建造属性的有机结合,就注定了农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人工干预性。随着人类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加大对农田生态系统干预的强度,农田有害生物的防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彭泽县境内,总面积为12500hm^2。山脉属武夷山系,位于武夷山北麓。这里山岭起伏,地形复杂,大部分山峰在海拔400~500m之间,最高峰——猫鹰窝海拔536.6m,是我国南方典型的以药用植物为主的灌丛和灌草丛自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循环型经济的时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粗放型经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集约型经济”再到本世纪的“循环型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一个不断科学化、还原生态的过程。循环经济是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