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52篇
  47篇
综合类   35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87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20年12月,在海棠湾近岸海域采集了浮游生物样品,显微分析结果表明,海棠湾近岸海域浮游甲藻共9种,其中有害种4种,均为赤潮生物,分别为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渐尖鳍藻和倒卵形鳍藻是腹泻性贝毒种,微小原甲藻是蛤仔毒素种,海洋原甲藻则是常见赤潮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分布的裸果木种子为实验材料,模拟分布区裸果木的生长环境,设置了播种深度分别达到0cm、0.5cm、1cm、1.5cm和2cm五个不同处理,研究了不同播种深度条件对裸果木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出苗进程、胚根、胚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播种深度显著影响裸果木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出苗进程、胚根、胚轴。播种深度为0cm和0.5cm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96.67%和82.11%,出苗率分别为96.67%和76.78%,胚轴分别为3.41cm和3.97cm,胚根分别为5.32cm和5.40cm。结论:0.5cm是裸果木种子萌发生长的最适播种深度,超过0.5cm时,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裸果木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降低,胚轴和胚根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3.
以烤烟品种K326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高温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裸种在温度为40℃以上时.种子萌发率大幅度降低,当温度高于44℃时种子不会发芽:包衣种发芽时间比裸种晚4d.当温度从28℃升到32℃时.发芽指数增加并达到最大.当温度从32℃升到36℃时。发芽指数减少.当温度高至40℃以上时.烟草包衣种子不会发芽。  相似文献   
4.
生姜是喜湿、怕旱、不耐涝的喜弱光耐荫作物。地面覆草后土表1-5厘米深处温度比裸地可降低5℃-10℃,土表空气温度明显提高,土壤水分可比裸地提高50%-100%,降低了地温,阻挡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最土壤相对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发送了姜田小气候,  相似文献   
5.
用裸铝绞线架设的架空低压电力线路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性差,己不适应当前形势,推荐用“隔防型地埋电力线路”来部分替代。  相似文献   
6.
7.
邱达华 《内陆水产》2005,30(11):31-31
卵甲藻病又称“打粉病”或“白鳞病”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引起。此病主要危軎下池半个月左右的鱼苗和“冬片”鱼种,不仅草、青、鲢、鳙、鲤的鱼种发病.而且野杂鱼也受疼染。笔者2004年9月上旬诊治过一例卵甲藻病,现将其诊治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不同苗木类型与整地方式造林早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苗木类型和整地方式的马尾松幼林的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生物量和根系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容器苗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当年抽梢高和生物量;整地方式对造林当年的马尾松幼林有一定影响,而在第3年则对幼林树高和抽梢高起着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保护播种是指苜蓿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苜蓿苗期生长缓慢,持续时间长,长时间的裸地不仅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且也容易给杂草造成滋生机会,严重时杂草会危害牧草,从而导致种植失败。进行保护播种既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达到保护苜蓿正常生长的目的,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也可弥补苜蓿播种当年效益低的缺陷。但在保护作物生长中、后期,因苜蓿生长加速有可能保护作物与其争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