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重庆地区夏季气候特点 每年七八月份,重庆市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受稳定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和影响,气流下沉增温,天空云量稀少,骄阳似火,把大地晒得火辣辣的。主要表现在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昼夜温差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会见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区域总监尾身茂,双方就近期在香港和亚太地区发生的禽流感疫情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1-2010年重庆34个测站逐月降水量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 流特征量资料,分析了重庆的夏季旱涝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极端旱、涝事件具有明显的年际 变化特征,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总体为偏旱,而在80年代前期偏涝,80年代中后期开始波动加剧,旱涝交 替出现,但总体相对偏涝.当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和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偏北(偏南)时,有利于出现重庆地区夏季降水 偏少(偏多)的环流形势,同时重庆地区夏季出现干旱(洪涝)还与水汽输送强弱、水汽辐合上升运动和北方冷空气 活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地区2010年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夏季(6-8月),呼和浩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其中7月份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创历史极值;降水量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为历史最少年份。通过对大气环流和相关特征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海洋异常特征主要有: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赤道太平洋发生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又迅速进入拉尼娜状;2010年夏季,西风带500hPa位势高度场整体环流异常偏高;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和强度均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2010年10月之前受厄尔尼诺影响而异常偏强偏西,副高脊线位置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刺海马(Hippocampus histrix Kaup)属海龙科、海马属,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体较大,可达235 mm左右。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及台湾沿海。目前野生的海马日渐减少,已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二级保护动物。海马是最常见的水族箱养殖的观赏鱼类,大部分是从天然海域中捕捞的。采捕会对自然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海马资源造成破坏。为减少对野生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相似文献   
6.
富山武装乌贼个体发育期角质颚表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记录了其丰富的个体生长信息.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富山武装乌贼(Enoploteuthis chunii)是众多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食饵,掌握角质颚的生长变化规律不仅有助于了解其个体发育期摄食生态的变化,还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2019年3月和9月于西太平洋海域采...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24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成功创造了载人深潜新的历史纪录,首次突破7000米,最深达到7020米海底。这意味着“蛟龙”号已成为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差异,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最少,70年代最多,沿长江、乌江为高温天气多发带;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上下叠加是重庆地区夏季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析认为,100 hPa等压面上的南亚高压、300 hPa等压面上的暖中心和500 hPa等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着四川东部及重庆地区上空,对流层中上下层暖高压中心相对应、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是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
Abstract:
The climatological features of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in Chongqing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data of day-to-day maximum temperature during 1960-2007 recorded by 2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ongqing area and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for the same period,and the circulation situations of 3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cases in Chongqing climate history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days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events have obvious inter-decadal and regional distinctions,with the lowest frequency in the 1980s and the highest in the 1970 s.The region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Wujiang River are the locations with frequent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in Chongqing.The main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may be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South Asia high and the westward movement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hich results in the up-anddown high pressure superposition in the atmospheric stratosphere.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occurs widely and continuously when East Sichuan and Chongqing are dominated by South Asia high on the 100 hPa isopressure surface,warm center On 300 hPa isopressure surface and subtropical high on 500 hPa isopressure surface with consistent warm high center location on up tropsphere and underlayer.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与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差异,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最少,70年代最多,沿长江、乌江为高温天气多发带;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上下叠加是重庆地区夏季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析认为,100 hPa等压面上的南亚高压、300 hPa等压面上的暖中心和500 hPa等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着四川东部及重庆地区上空,对流层中上下层暖高压中心相对应、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是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08年陕西78个气象站7-8月降水资料、西太平洋副高逐月指数资料及500hPa位势高度场和700hPa风场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小波凝聚谱分析等方法探讨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陕西降水的影响及机制,为盛夏陕西降水的气候预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盛夏副高强度、脊线、西伸脊点指数与陕西降水关系密切,副高偏强偏西时陕西降水偏多,副高偏北时陕西北部降水偏多、南部偏少.8月副高3个指数与陕西降水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点明显增多.副高的强度和位置变化引起副热带和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异常,进而影响陕西降水.8月副高偏强偏西时,巴尔喀什湖阻高增强,700hPa西南季风的水汽输送增强,陕西位于冷暖空气交汇区,降水偏多;副高偏南时,水汽辐合区位于陕南,陕西南部多雨、北部少雨;副高偏北时,水汽辐合区位于陕北,陕西北部多雨、南部少雨.8月副高强度指数与同月陕西降水的显著共振周期为7 ~8a,且副高强度变化超前于陕西降水变化1.26a,说明8月副高强度的年际变化是引起同月陕西降水年际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