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体质量(60±10)g、体长(13±2)cm的许氏平(Sebastes schlegeli)为研究对象,在8.5℃水体中低温胁迫1周(T1组)、2周(T2组)、3周(T3组)后在20℃水体中恢复3周,研究其补偿生长。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T1、T2、T3组体质量、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1组,20℃);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鱼体脂肪含量逐渐降低,水分含量则逐渐增加,蛋白含量、能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经低温胁迫1周后,鱼体溶菌酶、SOD、CAT活力比对照组略有下降,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酶活力均呈上升趋势。经4周恢复生长后,T1、T2组鱼体各项生化组分及免疫酶活力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T3组的鱼体脂肪、水分含量及免疫酶活力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T1、T2组实现了完全补偿生长,而T3组只实现了部分补偿生长。从摄食率、食物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可知,经低温胁迫后许氏平的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提高食物转化效率实现的。[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66-572]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人工鱼礁区单片刺网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选择性, 于 2021 年 10 月在荣成北部人工鱼礁区使用 4 种网目尺寸(40 mm、50 mm、60 mm、70 mm)的单片刺网进行选择性实验。在 SELECT 模型的架构下, 使用 Normal、Lognormal、Gamma、Bi-normal 模型进行选择性拟合, 根据赤池信息指数(AIC)和模型残差(MD)选择最佳拟合模型。结果表明: Lognormal 模型拟合效果最佳, 其 AIC 值和 MD 值均为最低值。根据 Lognormal 模型, 不同网目尺寸许氏平鲉的模型拟合长度分别为 114.23 mm、142.79 mm、 171.35 mm、199.90 mm; 大泷六线鱼的模型拟合长度分别为 129.67 mm、162.09 mm、194.51 mm、226.92 mm。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体长与最大剖面周长的线性关系分别为: G=0.2877L+0.7463(R2 =0.6722), G=0.2468L– 3.8531(R2 =0.6851)。选取 150 mm 作为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理论成熟体长(MBL)进行分析, 结合幼鱼留存比例, 发现网目尺寸为 60 mm 和 70 mm 的刺网能够保护人工鱼礁区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幼鱼资源。研究结果可为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海水网箱养殖许氏平鲉本尼登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隶属鲉形目,鲉科,平鲉属,又称"黑鲪"、"黑寨"、"黑石鲈"、"黑头",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有分布,由于具有苗种来源广、抗病力较强、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之一。然而,随着许氏平鲉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平鲉微杯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扫描电镜观察平鲉微杯虫(Microcotyle sebastisci Yamaguti,1958)显示:该虫中型个体,具口吸盘1对,口吸盘之间可见口孔,具横隔。口孔正下方为一圆形生殖孔,卵纺锤形具双极丝。后吸器鸡冠状,上面对称排列着两行无柄微杯型吸铗,吸铗形状、大小相近。体表具横向皱褶,背面体表具乳头状乳突,腹面体表密披杆状纤毛。[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11—516]  相似文献   
6.
周晨光 《海洋渔业》1988,10(2):94-94
福岗县水产试验场研究鬼鲉养殖技术上,解决了过去的投饵难题,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鲇血液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急性、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鲇体重及血液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慢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在盐度5的水体中,许氏平鲇体重增长率为负值,其余各盐度组(10、20、40)的生长指标与自然海水组(盐度33)差异不显著(P〉0.05);随海水盐度的降低,许氏平鲇的溶茵酶活力逐渐上升,但当盐度降至5时,其活力与自然海水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随海水盐度降低呈逐渐上升趋势。急性盐度胁迫实验证实,在盐度5、10的急性胁迫初期,许氏平鲇血液的各项免疫酶活力波动较大。溶菌酶活力在胁迫24h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血液SoD活力在96h检测过程中呈高低起伏变化趋势;血液CAT活力在胁迫初期持续降低,12h后逐步稳定在较低水平,显著低于胁迫前血液CAT活力(P〈0.05)。  相似文献   
8.
环境胁迫对许氏平鲉和花鲈血糖、血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运输、温度和空气暴露胁迫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和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60min长途运输使许氏平鲉和花鲈的血糖含量都有所上升,其中许氏平鲉的血糖含量在运输后24h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而花鲈的血糖水平在168h后可恢复到稳定状态。季节温度变化是引起春冬两季许氏平鲉血糖水平在经运输胁迫后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春季(4月)经运输胁迫后鱼体血糖含量约为冬季(11月)的1.4倍。在温度梯度实验中,设定不同温度组(10℃、15℃、20℃、23.5℃、26℃)检测许氏平鲉血糖和血沉降的变化,血糖值出现峰值,而血沉降则随温度升高一直表现出上升趋势。在温度梯度实验基础上进行的空气暴露实验中,各胁迫组的血糖含量升高,血沉降轻微降低但整体变化趋势与温度梯度实验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鬼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饵料系列的选择以及仔、稚、幼鱼的生态习性,并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使用激素LRH A3和HCG的人工催产、人为条件下的受精卵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经35d的人工育苗共获得了平均全长2.1cm左右的鬼幼鱼11.025万尾,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62.9%,育苗平均成活率达30.2%。结果表明提高海水盐度能提高鬼受精卵的孵化率,轮虫、卤虫、桡足类是鬼仔、稚、幼鱼的优质饵料,仔、稚、幼鱼有两个死亡高峰期,水质好坏是影响育苗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