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3,4-苯并芘(BaP)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aP中暴露8周后,雄鱼的体长、体重和性腺组织学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肝重、肝腺指数、精子数和精子成活率在不同浓度(1、10和100μg/L)暴露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或P<0.01);在BaP中暴露8周后,雌鱼的体长、体重、肝重和肝腺指数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性腺和性腺指数则在高浓度(100μg/L)暴露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或P<0.01),并对胚胎发育早期阶段怀胎数减少有明显的影响。因此,BaP对雄性食蚊鱼具有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较明显;而对雌性食蚊鱼怀孕期的早期发育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市废水暴露对食蚊鱼肝脏EROD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动力学酶标荧光法,检测了东莞市数所污水处理厂、制药厂和电子厂废水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肝组织中7-ethoxyresorufin o-deethylase(EROD)酶活性的影响,评价了运用EROD酶活性监测水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食蚊鱼分别暴露于经稀释为20%,40%,60%,80%不同梯度的废水液72 h后,肝脏EROD酶的活性分别与受试城市污水处理厂、制药厂和电子厂的废水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EROD酶活性随污水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电子厂废水的最大诱导倍数与对照组的比值可达到5.26,这表明其水体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较多,污水处理厂次之,制药厂的出水中污染物最少。研究表明,食蚊鱼肝组织EROD酶活性可以作为监测城市废水污染的理想生物标记物,后续的研究工作应使之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食蚊鱼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膀胱.中肾分化程度较低,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无皮质、髓质之分,有肾小体聚集现象.肾小管由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间段、远曲小管及搜集管组成.第一近曲小管上皮中有嗜伊红油滴细胞.肾中散布有淋巴髓样组织、甲状腺滤泡,因此肾脏为多种生理功能的复合性器官.输尿管位于两肾叶腹侧,粘膜层为单层柱状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缺粘膜下层,无纵肌,外膜甚薄或缺如.左右输尿管在后端合并,移行一段后突出形成膀胱.膀胱内壁具绒毛,绒毛表面为移行上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对华南地区水生昆虫多样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食蚊鱼栖境中有代表性的3种水生昆虫为猎物,研究食蚊鱼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单捕食者-多种猎物作用系统中,当猎物密度较低时,食蚊鱼对不同猎物的捕食选择性差异不显著.但随猎物密度的增加,食蚊鱼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幼虫和蛹的捕食量明显增加,对摇蚊Chironomus kiiensis幼虫和蜉蝣Cloeon bengalense稚虫的捕食量下降.在单捕食者-2种猎物的作用系统中,在猎物比例相同的情况下,食蚊鱼更喜欢捕食白纹伊蚊幼虫;但是在猎物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猎物比例,对食蚊鱼总的捕食量影响不大.说明食蚊鱼喜欢捕食漂浮于水面上、会动的活体猎物,对死的或不动的猎物不敏感,且对蚊子幼虫具有明显的嗜好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定期观察方法,了解食蚊鱼白内障的发生过程以及由此导致的外部形态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研究的食蚊鱼群体的白内障有较高的发生率,白内障鱼一般体色晦暗,经常浮于水面缓慢游动;其摄食和生长也受较大影响。食蚊鱼白内障大多是双眼同时发生的,眼球可见不同程度的浑浊。从外观形态区分,食蚊鱼白内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绕核性白内障,另一种无法看到晶状体形状,表现为整个眼球的不透明。对病鱼的眼球等进行组织病理观察,发现病理变化部位主要在晶体,所有病例的晶状体纤维都出现病理变化,最普遍的是晶状体皮质区纤维不同程度变性或断裂;晶状体上皮细胞有脱落、增生等。食蚊鱼白内障为鱼类白内障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食蚊鱼是全球入侵性物种之一。探讨和研究食蚊鱼快速入侵的原因对进一步的生态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实验选取11对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检测了来自欧洲境内3条河流流经的10个不同城市53个家系的755个幼鱼样本。利用微卫星多重PCR技术及Colony统计学软件,分析食蚊鱼系谱关系。食蚊鱼的繁殖能力强,繁殖期的雌性食蚊鱼可一胎产下大量雌雄幼鱼,平均9尾,最多可达72尾;更重要的是实验中发现食蚊鱼存在多重授精现象。结果显示,来自同一父本的幼鱼胚胎最多可达41尾;多重授精加快了食蚊鱼的基因流;系统发育树证实,食蚊鱼来源于遥远的海洋,实验采集的10个群体在系统发育树中主要聚为3支。食蚊鱼入侵性强的关键原因是多重授精,强壮精子具有更强的竞争受精能力,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但受精频率与雌鱼大小可能不成比例。在长距离的迁移中,基因流也在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7.
甘为  方展强 《水产学报》2016,40(10):1542-1555
硬骨鱼类CYP19基因与生物的性别分化和激素调节相关,因此可开发用来探究环境激素污染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本研究首次克隆和分析了食蚊鱼CYP19a cDNA的全系列,为将CYP19基因作为监测环境激素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实验数据。根据CYP19a基因c DNA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扩增保守区域并测序。采用RACE法扩增食蚊鱼CYP19a基因c DNA序列全长,对其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将序列应用于CYP19a mRNA转录水平的RT-PCR法检测中。成功克隆食蚊鱼CYP19a基因全长,获得CYP19a基因总长为2020 bp,ORF为238~1791 bp,共编码518个氨基酸,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有关信号肽、跨膜螺旋、亲水性/疏水性、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与其他硬骨鱼类底鰆、青鰆、平鲷、鲫、鲤和斑马鱼的性腺CYP19a基因作同源性比较,其基因相似度分别为93%、84%、84%、71%、71%和66%。用MEGA6.0软件对19个物种的CYP19a基因进行聚类分析,食蚊鱼CYP19a基因与底鰆、青鰆同源性最高,说明芳香化酶在进化上相对保守。确定从食蚊鱼性腺所克隆的CYP19a基因是芳香化酶基因,证明食蚊鱼的芳香化酶是由CYP19a和CYP19b两种基因编码的。食蚊鱼卵巢芳香化酶具有3个高度保守的片段,并具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曹祈东 《花卉》2008,(4):40-40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有计算能力的鱼(俗称食蚊鱼),能数到4。这种能力与早前在猩猩、海豚身上观察到的能力相似。  相似文献   
9.
3,4-苯并芘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4-苯并芘(BaP)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aP中暴露8周后,雄鱼的体长、体重和性腺组织学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肝重、肝腺指数、精子数和精子成活率在不同浓度(1、10和100μg/L)暴露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或P<0.01);在BaP中暴露8周后,雌鱼的体长、体重、肝重和肝腺指数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性腺和性腺指数则在高浓度(100μg/L)暴露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或P<0.01),并对胚胎发育早期阶段怀胎数减少有明显的影响。因此,BaP对雄性食蚊鱼具有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较明显;而对雌性食蚊鱼怀孕期的早期发育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食蚊鱼泌尿系统结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食蚊鱼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膀胱。中肾分化程度较低,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无皮质、髓质之分,有肾小体聚集现象。肾小管由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间段、远曲小管及搜集管组成。第一近曲小管上皮中有嗜伊红油滴细胞。肾中散布有淋巴髓样组织、甲状腺滤泡,因此肾脏为多种生理功能的复合性器官。输尿管位于两肾叶腹侧,粘膜层为单层柱状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缺粘膜下层,无纵肌,外膜甚薄或缺如。左右输尿管在后端合并,移行一段后突出形成膀胱。膀胱内壁具绒毛,绒毛表面为移行上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