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研究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测定了镉(Cd2+)对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的急性毒性。根据预实验结果,设定8.19、9.18、10.30、11.56 mg/L共4个Cd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设定1.84、2.76、3.68和4.60mg/L4个不同浓度Cd2+急性暴露实验,分别在6、12、24、48、72和96 h检测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抗氧化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脏、鳃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Cd2+浓度的增加,急性毒性效应逐渐增强,24、48、72和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47、10.82、9.84和9.19 mg/L,Cd2+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的96 h安全浓度为0.92 mg/L。6 h时,各浓度组SOD和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6—48 h时,SOD、CAT、GSH-PX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初以来,东海区马面鲀渔业由黄鳍马面鲀取代了绿鳍马面鲀,并在近几年来已成为群众渔业主要捕捞鱼种之一。因此,了解黄鳍马面纯的资源状况变动,对渔业生产、管理都具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有关资料,从若干方面简述分析了黄鳍马面纯的资源动态,结果为:由于近几年连续高强度的捕捞,其资源群体数量已开始衰退,2000年其可能渔获量属偏低年份,其产量为3.3万t。合理利用初步看法是:减少越冬期的渔获量。  相似文献   
4.
钓鱼岛近海的涡旋及其与马面鲀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瑞生  郑元甲 《水产学报》1986,10(2):161-176
本文根据1981—1984年各年春季(4月),绿鳍马面鲀产卵场的调查资料及产量统计资料,通过水温、盐度、密度σ_t比容偏差10~((?)δ)和地转流等海况要素,对钓鱼岛近海的涡旋特征、强度、位置变化及结合渔况进行分析研究。初步认为钓鱼岛东北海区即黑潮及其分支处附近,存在一气旋型涡旋,涡旋边缘的北侧和西侧流速较小,是马面鲀的过路渔场和产卵场。春季马面鲀的产卵场基本集中在钓鱼岛近海(26°N断面)的涡旋区及其西侧边缘的近底层,水温为17—18℃,盐度为34.6—34.8‰,比容偏差10~((?)δ)为270一290。若以涡旋底部的比容偏差10~((?)δ)作为衡量外洋水强弱的指标,则它与上海、舟山渔业公司4—5月份的马面鲀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3;与马面鲀年总产量的相关为0.812。故认为该水文要素可提供渔获量预报的一项指标。马面鲀仔鱼基本沿涡旋周围的海流逐步向东北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5.
采集东海区黄鳍马面Tun(Thamnaconus hypargyreus)7批样本共560尾,南海区4批样本共330尾,用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差别函数以及等级聚类分析等数值分析方法,对其第二背鳍、臀鳍、左右胸鳍等计数性状和头长/体长、头长/体高、体高/体长等量度性状进行检验和分析,并结合生态方法对两海区的种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海与地海的黄鳍马面Tun为2个种群,称之为东海种群和南海种群,并提出了东海种群资源的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6.
丁民权 《水产学报》1994,18(1):45-56
本文根据江苏省海洋渔公司(1974-1989年)在东海的绿鳍马面Tun渔获量(约18.2万吨),结合东海水温等资料分析绿鳍马面Tun在东海的群体分布,并作初步探讨。经分析表明:(1)东海的绿鳍马面Tun冬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2)在冬季东海的该鱼种存在着个地方群体,即东海群体,黄海群体和日本海群体;(3)在捕捞东海群体的马面Tun时从渔获物中反映出它的组成结构变化,70年代捕获的主要是剩余  相似文献   
7.
马面tun汛期的鱼发类型和渔场海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崇义 《海洋渔业》1991,13(3):111-120
  相似文献   
8.
马定甫 《海洋渔业》1985,7(2):80-80
<正> 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对马渔场越冬马面纯的分布范围,洄游规律,以及1985年渔发情况,为渔汛提供渔情预报,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在1984年12月中旬到1985年1月中旬完成了52个海洋水文站位的调查,采集了40多瓶浮游生物,还对1千多尾底栖鱼类进行了生物学测定,放流3千多尾马面纯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