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9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47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87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石首市鸭蛙再生稻绿色发展历经2016—2019年的探索,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配套成型,可操作性强,对二化螟防效高,可持续控制性强,覆盖面大,化学农药深度减量100%,速效氮肥深度减量66.7%,对生态恢复,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品牌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青蛙通常指的是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等蛙类 ,为我国最常见的蛙种。人工养殖青蛙技术简单、繁殖系数高、经济收益大 ,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同时又能解决急需与生态两者之间的矛盾。现将青蛙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蛙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一般宜选既潮湿又温暖的地方 ,以长方形水泥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 4× 6米为一单池 ,池壁最好抹上水泥 ,池底仍留泥土 ;庭院小池一般 1× 1 5— 2米为宜 ,池深一般 1米 ,水深 2 0— 50厘米 ,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 4 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用土池、…  相似文献   
4.
三、人工繁殖技术 为防止近亲繁殖,以原种或异源种配对繁殖为佳。选择健壮、蛙龄在1年以上(北方2年)体重0.4公斤左右的蛙作亲本,雌蛙要腹部膨大、雄蛙咽喉黄斑要明显,放入小池内,每平方米1对,雌雄比1:1。种蛙池水保持0.5米深,任其自然产卵、受精。每天应临池巡  相似文献   
5.
野生棘胸蛙是目前所有蛙类中最具有风味特色和营养价值的蛙种之一。广西大学农学院绿园科技服务部进行了野生棘胸蛙的人工驯养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驯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田蛙又名青蛙,是黑斑蛙、金线蛙和虎纹蛙等蛙类的统称(不同田蛙形态见附图)。食用青蛙通常指的是上述几种体型较大的蛙,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故有“水鸡”、“田鸡”的美称。蛙肉入药有消肿、解毒、止咳的功效。田蛙又是农田害虫的天敌,如1只黑斑蛙每天能捕食害虫70多  相似文献   
7.
8.
回音壁     
《农家顾问》2001,(12):45-47
  相似文献   
9.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以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合并皮肤黏膜色索沉着为特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据相关报道显示在美国大约每6万~30万人有1例PJS患者。月前我国对该病的发病率的报道仍较低。作者收集了近30余年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PJS,现将病例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稻米生产大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田间的蛙类与农作物生长的互利关系。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生动地描述了那种自然景象。据报道,江西省宜丰县在早稻田中养蛙后不再施农药,稻谷增产9.2%。宜春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