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6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398篇
农学   436篇
基础科学   20篇
  495篇
综合类   2005篇
农作物   326篇
水产渔业   367篇
畜牧兽医   791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12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化型EM菌剂对金针菇菌糠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EM菌剂在菌糠堆肥中的应用效果,加速腐熟进程,改善堆肥质量,采用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SNH-7、蛋白酶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NK-103与EM菌剂进行复配,研制强化型EM菌剂,并研究其对菌糠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EM菌剂相比,接种强化型EM菌剂的处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更加旺盛,温度、pH、EC值、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N、腐植酸和黄腐酸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腐熟进程加快;成品堆肥的GI提高,C/N降低,总氮、硝态氮、总腐植酸和游离腐植酸的含量升高,生物安全性更好、肥效更高。说明在EM菌剂中补充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高产菌株,可强化其对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的降解能力,在无辅料、高C/N、低pH的不利条件下,添加该菌剂能加速堆肥进程,提高堆肥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丽格"海棠果实为试材,研究经1.0μL/L的1-MCP处理后,室温(20±1)℃条件下贮藏的海棠果实品质和生理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对采后测定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加1-MCP的对照组相比,1-MCP处理可保持海棠果实硬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升高,减缓VC含量的降低、果皮叶绿素的分解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有效地延缓果实衰老,使海棠果更耐贮藏。主成分分析在特征值大于1时将经1-MCP处理后的海棠果实8个生理指标综合为2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4.44%,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代表果肉硬度和叶绿素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代表乙烯释放量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以豆壳烧制的生物炭作为载体,研究生物炭对Bt Cry1Ac蛋白的吸附行为以及生物炭对Cry1Ac蛋白的紫外保护作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是典型的多孔结构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官能团。Cry1Ac蛋白与生物炭吸附平衡时间为50 min,最合适的吸附浓度比(生物炭:蛋白)为1:100,二者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UVB紫外照射4 h后,生物炭与Cry1Ac蛋白复合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是单纯蛋白的4.93倍,显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紫外抵抗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Cry1Ac蛋白的抗紫外能力,为后续研发耐受紫外线的农药剂型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雏鸡饮服鸡源芽孢杆菌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从健康鸡消化道分离的鸡源芽孢杆菌饲喂雏鸡,采用鸡白痢沙门氏菌作为攻毒病原菌,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生长速度及死亡率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20%),说明芽孢杆菌是一种用于研制微生态制剂的理想益生菌。  相似文献   
5.
Multispecific resistance to benzimidazoles was studied in three selected farms. These farms had bred dairy goats for more than 15 years. The helminths were introduced with the goats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arms which afterwards remained isolated. Nematode resistance could then be related to their own management practices. Faecal egg count tests and egg hatch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intensity of resistance. The generic (infective larvae in faecal cultures) and specific richness (adult worms) were assessed. The resistant species were 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 Teladorsagia circumcincta, Haemonchus contortus and Oesophagostomum venulosum. 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 tests and egg-hatch assays did not match exactly. Faecal larval counts after treatments gave a distorted picture of multispecific resistance: Haemonchus and Oesophagostomum were very largely over represent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found in the three farms was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with other reports in goat farms of the area. This reduction of diversity might also be due in part to characteristics of breeding management and history (use of permanent pasture and introduction of goats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farm).  相似文献   
6.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在广泛收集结缕草属(ZoysiaWild.)种质资源基础上,按照形态类型和地理分布,选取40份种质,采用电导法(EL)对其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在参试材料中除大穗结缕草和来自台湾岛海边沙地的沟叶结缕草外,其它种质都较天堂-419(对照)抗寒;在结缕草属内,抗寒性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耐寒性依次为日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长花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其中细叶类型的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抗寒性变异较大;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抗寒性变异与地理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分布在海边的种类和种质抗寒性明显较低;结缕草属及其中华结缕草的抗寒性与叶长、叶宽以及叶背面被毛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上。实验结果还表明,EL方法是评价结缕草属抗寒性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海南半干旱地区芒果间作柱花草及作物效益初探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1998~2001年在海南东方干旱半干旱燥红土芒果与柱花草及作物间作示范区的实践表明,在芒果园间作扁豆、柱花草、番薯和花生可显著提高芒果挂果率,芒果收入比芒果单种分别增加97.79%、98.53%、54.41%和48.28%,果园综合收入比芒果单种分别增加108.55%、98.53%、97.98%和91.58%,同时,果园间作可显著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含量和土壤pH值,间作扁豆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3.3%,间作柱花草使土壤全氮增加43.92%,速效磷增加78.16%,从而达到了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壤肥力和持续管理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优氯净对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消毒效果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菌)的伴孢晶体被优氯净液处理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失去暗蓝色光泽,呈暗黑色,难溶于碱性缓冲液。虽能溶于昆虫的胃液,却失去致病性。用扫描电镜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优氯净能破坏伴孢晶体蛋白的一级和立体结构,使晶体蛋白失活,达到消毒的目的。消毒能力测定结果表明:1毫升0.03%有效氯优氯净液在3分钟内能消毒50微升BT菌液(3μg伴孢晶体/μl菌液)。消毒BT菌污染桑叶,用0.01%有效氯优氯净液浸泡3分钟即可。考虑到生产上的安全性,我们建议用0.05%有效氯优氯净消毒3—5分钟。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木本植物炭疽菌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发生在陕西省木本植物上的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Corda3个种,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纪录种,即: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porioides(Penz)。Sacc,壳皮炭疽菌Colletotrichumcrassipes(Speg.)Arx和梭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acutatumSimmonds(中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0.
以微生物拮抗病原菌是防治病害安全高效的可行手段。通过对果实表面微生物进行筛选鉴定,以期得到一株可以有效抑制灰霉病的生物防治菌株。对拮抗菌株H-1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gyrB 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果实伤口试验考察拮抗菌H-1在体外及梨果表面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经鉴定H-I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 velezensis H-1在体外条件下可显著抑制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菌丝生长,其中对灰葡萄孢霉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果实伤口试验表明,1×1011 CFU/mL的B. velezensis H-1可完全抑制梨果表面灰霉菌生长。由此可见,B. velezensis H-1可以有效抑制梨果采后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