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鸡球虫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寄生虫病。一直以来,鸡球虫病主要依靠药物来进行防治。但是,随着球虫抗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抗球虫新药开发困难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药物在球虫病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因而用免疫方法来控制鸡球虫病日益受到重视,并有望成为主要的技术手段。目前鸡球虫免疫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鸡球虫免疫原性、宿主免疫应答及寻找有效的鸡球虫保护性抗原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鸡球虫基因工程疫苗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其在未来球虫病控制中的诱人前景,并可能取代传统疫苗而成为鸡球虫病防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江苏省丹阳等三县猪球虫的种类以及不同年龄猪的球虫感染率。共查276头猪,球虫阳性的95头,阳性率为34.4%。从276头不同年龄的猪共检到1科2属11种球虫卵囊,其中艾美尔属Eimeria9种:猪艾美尔球虫E.suis,蒂氏艾美尔球虫E.debiecki,光滑艾美尔球虫E.cerdonis,粗糙艾美尔球虫E.scabra,四川艾美尔球虫E.szechuanensis,豚艾美尔球虫E.porci,最小艾美尔球虫E.perminuta,新蒂氏艾美尔球虫E.neodebrleki,有刺艾美尔球虫E.spinosa。等孢属I sospora两种,即猪等孢球虫I.suis,阿拉木图等孢球虫I.almataensis。其中猪艾美尔球虫,光滑艾美尔球虫,豚艾美尔球虫,最小艾美尔球虫,新蒂氏艾美尔球虫,有刺艾美尔球虫和猪等孢球虫7种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在鸡球虫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几年开发的球虫疫苗和球虫免疫中所涉及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与抗药株ATP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TP酶试剂盒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11种敏感株与抗药株的4种ATP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鸡球虫不仅具有活跃的ATP酶系统,而且其活性因球虫对药物敏感性的不同而表现强弱不同。敏感株的ATP酶活性最强,而各抗药株的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氯化锂(Na -K -ATP酶抑制剂)和利多卡因(Na 通道阻断剂)参与诱导产生的马杜霉素诱导抗药株和盐霉素诱导抗药株的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和Ca2 -Mg2 -ATP酶的活性极显著低于相同来源的抗药株和敏感株的活性。本文研究表明,虫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与ATP酶活性有关,检测ATP酶活性可作为判别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敏感性或抗药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牛两种住肉孢子虫包囊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采自我国湖南水牛食道肌的大、小两种住肉孢子虫包囊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两种包囊的细胞(母细胞和缓殖子)未发现有明显的结构区别,而包囊壁的结构则揭示出明显的差异。大包囊的原囊壁向表面皱褶形成菜椰花样的突起,突起内含纤丝,突起表面有凹陷;而小包囊的原囊壁皱褶形成长指形的突起,突起内不含纤丝,倒伏在包囊表面,突起壁是平滑的,无凹陷。这一观察表细:我国水牛体内的大包囊属于梭形住肉孢子虫,小包囊可能是枯氏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6.
兔球虫病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兔业发展的寄生虫病之一。长期以来,兔球虫病主要依靠化学药物和中草药等进行防治,由于球虫极易产生耐药性,给药物防治带来了困难。论文从兔球虫生物学特性、防治兔球虫病的药物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原虫病。目前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化学药物和活球虫疫苗,但药物防治存在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球虫活疫苗具有致病性、生产成本高、可能产生"返强"的弊端。而基因工程疫苗则具有易操作、稳定、安全和高效等优点,成为预防鸡球虫病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从鸡球虫基因疫苗的研究现状、免疫机理、免疫效果影响因素、细胞因子佐剂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为鸡球虫基因疫苗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毁灭泰泽球虫的小配子生殖发生在小肠上皮细胞内由单层膜围成的带虫空泡中。其细胞核的分裂过程与裂殖生殖时期的相似,但小配子体的细胞核缺少核仁,染色质在核的浅层聚集成致密的斑块。在小配子的形成过程中,核附近的中心粒转变为基粒,其中央微管消失。随后,两根鞭毛从基粒长出,突入带虫空泡。细胞核的致密部分逐渐地进入小配子体的表面突起,并最终发育为小配子的细胞核;而核的疏浅部分则留在小配子体的细胞质中,成为残体的成份。成熟的小配子拥有两根纤长的鞭毛和香蕉形的身体,体内含有长形的细胞核及在其尖端嵌入的线粒体,一组微管(4 1 1)自基粒附近向体后延伸,但仅约3根微管抵达身体的末端。  相似文献   
9.
10.
球虫病和大肠埃希菌病是养兔场中常见病,兔球虫病常发生于温暖多雨季节,对2月龄~4月龄内的幼兔危害严重.兔大肠埃希菌病主要危害1月龄~2月龄内的幼兔,此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当兔感染球虫病后体质衰弱,肠道机能紊乱,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很容易继发大肠埃希菌病,造成混合感染,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论文总结了兔球虫与大肠埃希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综合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控此病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