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71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泥鳅精子为受试材料,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研究硫酸铜(0.1、1、10 mg/L)对泥鳅的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h试验组,0.1 mg/L的硫酸铜明显降低泥鳅精子运动速度,1 mg/L的硫酸铜对运动时间和速度产生显著抑制作用,10 mg/L的硫酸铜时运动百分数、运动时间和速度都产生明显影响(P<0.0...  相似文献   
2.
以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进行观察,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不同发育时期(孵化后4、14、21、23、50、60和65d)和不同组织(性腺、肝脏、肌肉、肠、鳃、鳍、皮肤和脑)中性腺发育相关基因(hormad1、dmrt1-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发现: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hormad1和dmrt1-a基因均为在4日龄中表达量最高,14日龄次之,在50日龄中表达量最低。在不同组织中,hormad1基因在雌鱼的鳍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在雄鱼的性脑腺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dmrt1-a基因在雌雄鱼的性腺中表达量最高,脑中表达量最低。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性腺的分化和发生与二倍体泥鳅无差别,可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和原始性腺的生成及性腺的分化等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ormad1、dmrt1-a这2个基因与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性腺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硫醚沙星等四种药物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的方法,在水温(22±1)℃条件下,用硫醚沙星、溴氯海因、指环清、季氨168、四种药物对泥鳅进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24hLC50为167.72mg/L,安全浓度为39.745mg/L;溴氯海因24hLC50为116.6mg/L,安全浓度为50.20mg/L;指环清24hLC50为30mg/L,安全浓度为5.23mg/L;季氨168的24hLC50为60.56mg/L,安全浓度为10.37mg/L;建议指环清不能做泥鳅的治疗药物,季氨168要谨慎使用,溴氯海因及硫醚沙星可以作为泥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不同倍性泥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建立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MSAP)方法的反应体系,并利用该方法对二倍体泥鳅鳍基因组DNA进行了MSAP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双酶切反应体系为800 ng的泥鳅基因组DNA,用EcoR I、 Hpa II和Msp I各10 U,在37℃下反应8 h后即可酶切;最佳预扩增反应体系为模板4μL、预扩增引物0·8μL、0·2 mmol/L dNTPs、1·5 mmol/L Mg2+和 Taq 1 U;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为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的模板2μL、引物1·5μL、0·375 mmol/L dNTPs、1·5 mmol/L Mg2+和 Taq 1 U;二倍体泥鳅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4·1%、20·8%、22·3%,半甲基化率分别41·4%、20·8%、33·3%,总甲基化率分别为65·5%、41·6%、55·6%。研究表明,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为MSAP技术在多倍体泥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区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于河南郑州采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385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177尾,通过鳞片和耳石磨片对其进行年龄鉴定以及生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鳞片和耳石磨片均适合用于大鳞副泥鳅和泥鳅年龄与生长研究;2种鳅类均有5个年龄组,1~3龄居多;体长和鳞径呈直线相关,表达式分别为LP=4.4602r+5.3128、LM=8.5110r+3.0081;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雌雄群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达式分别为WP=0.008L3.051、WM=0.009L2.992,属等速增长类型;体长生长规律可以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示,表达式分别为LP=21.84[1-e-0.129(t+3.638)]、LM=28.02[1-e-0.097(t+3.521)];大鳞副泥鳅2龄之前生长较快,而泥鳅3龄之前生长较快,快速生长期长。建议在河南地区大鳞副泥鳅和泥鳅野生资源捕捞最小规格为13cm。  相似文献   
6.
四种重金属对泥鳅幼鱼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种重金属对泥鳅幼鱼呼吸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泥鳅幼鱼对重金属污染的反应十分敏感,4种重金属处理组幼鱼呼吸强度均明显大干对照组,其中以铜影响最大,铅最小,呼吸强度分别为5.578mL/g·h和2.663 mL/g·h.染毒历时和重金属浓度的影响则表现为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怀卵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体长与怀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都随体长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体长在10 cm以下时,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没有显著差异;体长在10-25 cm时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体长段真泥鳅的怀卵量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来自黑龙江及广州地区的泥鳅中分离到10条颚口线虫幼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幼虫的形态特征,并对虫体的ITS2与CO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系统发育分析以鉴定虫种。结果显示10条颚口线虫幼虫头球均有3环小钩,其形态学特征与日本颚口线虫(Gnathostoma nipponicum)第3期幼虫相符。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GenBank中登录的日本颚口线虫ITS2和CO1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邻位连接法构建的50%一致树也均与日本颚口线虫处于同一分支。表明从黑龙江及广州地区泥鳅中分离的颚口线虫幼虫为日本颚口线虫幼虫,首次证明了中国存在日本颚口线虫。  相似文献   
9.
泥鳅是适应性较强的杂食性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有大鳞副泥鳅(又称黄斑鳅)和真泥鳅(又称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销售量大,深受消费者喜爱。泥鳅营养需求是配制饲料的理论基础,但目前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介绍了泥鳅基本营养需求研究概况,对泥鳅营养需求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泥鳅的营养标准和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营养与食品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的K、Ca、Na、Mg,P、Fe、Zn、Cu、Mn、Se、Cr、Pb、Cd、As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均富含K、Ca、Na、Mg、P等常量元素,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Fe、Zn、Cu、Mn等微量元素,As未检测出,Cd、Pb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