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疫里氏杆菌形态特征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中分离鉴定的鸭疫里氏杆菌(RA)Ⅰ、Ⅱ型两个菌株,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制备样品,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观察到约占1/3的RA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在细菌的顶端或侧面有1~2个与菌体相连的芽状赘生物,有的也能从菌体上脱落下来。它在超薄切片中的大小约为菌体的1/3~1/5,能观察到其内部也具有类似菌体内部的结构。且具有类似菌体的“细胞壁”,类似于核体部分的结构位于“细胞壁”的一侧。而用相同的方法制作的鸭大肠杆菌(E.cozi)对照样品,却见不到这种特殊的形态结构。说明这种形态特征可能是RA特有的。  相似文献   
2.
五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胚胎和仔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水温27.5℃、盐度29条件下,研究了Cu2+、Cd2+、Zn2+、Cr6+和Pb2+5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胚胎发育和初孵仔鱼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引起各种畸形,如胚胎尾巴弯曲、初孵仔鱼不能出膜、胚胎死亡等;胚胎和初孵仔鱼上出现黑色颗粒,初孵仔鱼脊柱弯曲成L、V、S形或尾部没有展开呈逗号状,褶皱边缘被破坏等畸形。Cu2+、Cd2+、Zn2+、Cr6+和Pb2+5种重金属均延迟胚胎发育速率。综合孵化率、胚胎畸形和仔鱼畸形率等指标得出5种重金属对胚胎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Cd2+>Zn2+>Pb2+>Cr6+。计算了5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初孵仔鱼的LC50和安全浓度,得出5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初孵仔鱼毒性大小顺序为:Cu2+>Cd2+>Pb2+>Zn2+>Cr6+。  相似文献   
3.
基于形态学性状的东北地区丁香属分支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淼  卓丽环 《林业科技》2007,32(2):60-64
通过对东北地区应用的丁香属植物的形态学性状的观察,采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支分析,利用PHYLIP和MEGA软件,分别应用最大简约法和UPGMA法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经UPGMA聚类分析并不支持传统的分类方法(即将丁香属内划分两个组,即长花冠管组(Sect.Syringa)和短花冠管组(Sect.Ligustrina)),而认为,短花冠管组在分子系统树中位于长花冠管组内部,因此认为去除组的划分,将丁香属分为五系,即顶生花序系(Ser. Villosae)、欧丁香系(Ser. Syringa)、巧玲花系(Ser.Pubescentes)、羽叶丁香系(Ser.Pinnatifoliae)和短花冠系(Ser.Ligttstrina).  相似文献   
4.
采用封闭式呼吸仪测定日本黄姑鱼(8.14±1.07 g)在饥饿和恢复投喂过程中的耗氧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和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黄姑鱼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其耗氧率逐渐降低;恢复投喂之后,其耗氧率开始逐步上升。从组织结构看,食道无明显变化,而胃、肠和肝胰脏则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饥饿5 d组无明显变化,而饥饿15 d组变化明显,表现为胃腺细胞收缩,皱壁和上皮细胞高度减少,分泌颗粒减少,肠胃绒毛退化,肝组织致密,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胰腺泡缩小,排列不规则;饥饿10 d组介于饥饿5 d组和饥饿15 d组之间,再投喂各主要结构均有恢复。  相似文献   
5.
浅色黄姑鱼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扩增100个浅色黄姑鱼个体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得到大约620bp的扩增产物。将其中5个个体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同源比对,得到468bp可供比对分析的片段。比对结果表明,5条序列包括两个单倍型,两个单倍型之间有1个碱基突变。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种群的100个样品中98%的个体为其中一种单倍型,只有2%的个体呈另一种单倍型,表明这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两个单倍型平均碱基组成为:T22.0%,C26.3%,A29.8%,G21.9%,GC含量平均为48.2%。与GenBank中石首鱼科7属9种的11条同源序列比对,得到429个比对位点,其中包括69个简约信息位点、55个单突变子和16个插入/缺失位点。聚类分析显示,浅色黄姑鱼与黄姑鱼亲缘关系较近,与形态分类相符。  相似文献   
6.
2004年8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日龄为56d的黄姑鱼(Nibeaalbiflora)幼鱼作为实验动物,开展Hg^2+、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黄姑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7523mg/L、0.6616mg/L、0.5618mg/L、0.4959mg/L;Zn^2+对黄姑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2.9908mg/L、18.4576mg/L、14.5306mg/L、11.5833mg/L;Cr^6+对黄姑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8.7654mg/L、16.7415mg/L、15.4521mg/L、13.1276mg/L。黄姑鱼幼鱼对Cr6’、Zn^2+、Hg^2+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31mg/L、1.16mg/L和0.050mg/L。各重金属离子毒性由大到小依次为Hg^2+、Zn^2+、Cr^6+,Hg^2+-Zn^2+、Hg^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96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96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低毒性强度的Zn^2+对Cr^6+具拮抗作用Cr^6+毒性强度略高于Zn^2+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作用,当Zn^2+毒性强度高于Cr^6+时则表现为协同作用。并就Hg^2+、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黄姑鱼幼鱼对Hg^2+、Zn^2+、Cr^6+的安全浓度以及Cr^6+-Zn^2+、Cr^6+-Hg^2+与Zn^2+-Hg^2+对黄姑鱼幼鱼的联合毒性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Clostridium butyrium CB2 isolated from chickens was tested as a potential fish probiotic in the Chinese drum, Miichthys miiuy . Fish were fed live (CB), dead CB2 (D-CB) cells (108 cells g−1) or 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 (SCS), for 30 days and challenged with Vibrio anguillarum or Aeromonas hydrophila . Survival was higher in both the CB and the CB-D fed groups, but the SCS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After feeding live or dead CB2 cells, there was increase in phagocytic activity of the head kidney macrophages, the lysozyme activity of serum and gut mucosa and immunoglobulin (Ig) level. The SCS group showed no obvious change in immune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ive or dead Clostridium butyrium CB2 has an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n fish.  相似文献   
8.
浅色黄姑鱼鳃结构及其呼吸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体重范围在4.75~35.51g的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鳃结构及鳃小片进行了观察与呼吸面积计算,研究体重、体长与呼吸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浅色黄姑鱼的平均相对呼吸面积为4.01±1.62cm^2·g^-1。体重与一侧鳃丝总数的相关性N=28.81+158.45lnW(R^2=0.9670,P〈0.01)较体长与一侧鳃丝总数的相关性N=17.31L^1.4542(R^2=0.8241,P〈0.01)更为显著。单位mm鳃小片的数目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显著减少,N=49.971W^-0.3909(P〈0.01)。单个鳃小片的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增加,a=0.3199W^0.2528(P〈0.01)。总呼吸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增加,A=11.559W^0.7109(P〈0.01)。相对呼吸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减小,RA=11.561W^-0.2904(P〈0.01)。  相似文献   
9.
模拟鮸鱼自然繁殖生境,采用调控水温、光照,并结合注射生物激素,促使鮸鱼在春季达到性成熟,以春季繁殖鮸鱼亲鱼为材料,检测了其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3月,E2、P和T含量很低;从4月份开始E2、P和T含量逐渐上升;5月份E2、P和T的含量急剧上升,最大值分别到达416.8±254.6 pg/ml、1.75±0.41 ng/ml和0.39±0.18 ng/ml;6月份E2、P和T维持较高的含量;多次催产后到7月份,E2、P和T明显下降,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E2、P和T的检测较准确地反映了人工控制条件下春季繁殖鮸鱼亲鱼的生殖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0.
从国外首次引入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育成苗种后进行海水池塘及网箱的养殖试验,并进行越冬试验及亲鱼的继续培育。结果表明:(1)经5.5 个月的池塘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31.1cm、体重515.0g,养殖成活率为82.85%。(2)经5.5个月的网箱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28.1cm、体重438.8g,养殖成活率为81.66%。(3)日本黄姑鱼养殖水温下限为5.5-6.0℃。(4)经25个月的池塘养殖、亲鱼平均体长达54.0cm、体重270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