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水产渔业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刘东  张微 《林业科学》1991,27(1):8-13
本文对乌鞘岭地区天然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果实生长与成熟期间维生素C,PP,E等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V_C主要存在于果肉中,且随果实发育而增加,果实变色期(花后107—110天)达到最高值,随后急速下降。但完熟后果肉中V_C减少时种子内V_C却有所增加。中国沙棘V_C水平远较西藏沙棘为高(5倍以上)。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V_(PP)含量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完熟期中国沙棘果实内V_(PP)再度升高,其变化与呼吸速率的变化表现出相同的消长规律。V_E主要存在于种子里,总趋势是随成熟而增加。种子变色期V_E上升至第一高峰值,随后下降,果实完熟后达到第二高峰值。西藏沙棘V_E含量高于中国沙棘。本文对不同维生素可能起的生理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假睛东方越冬期间.通过68天试验表明,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E对假睛东方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平均日增重0.76g,比未加维生素C和E之前提高8.5倍,日均死亡率降低51%。维生素C和E的添加量分别占饵料的:3~5‰和1~2‰为宜。投喂后2~3周见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