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7篇
  105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退化类型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土地退化成因,原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一个方面。而人为活动才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结果,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退化划分为:土壤侵蚀、石漠化、土地贫瘠、土壤污染、土壤破坏五种类型,并提出了退化土地的管理及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家沟小流域50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经过5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59—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对该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王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彰武县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沟小流域3年来的综合治理实践证明:根据辽北低山丘陵区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因地制宜地布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就能收到显著的保水保土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经统计,在近11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上,拦洪量达32.5万m3,拦沙量达到0.93万t。经济效益中的内部收益率为60.6%,经济效益费用比:3.85。  相似文献   
4.
朱伟峰  马永胜 《节水灌溉》2007,(2):32-33,36
在GIS环境下采用美国ESRI提供的水文模块,利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SRTM 90m DEM原始数据.以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为例,进行了相关的流域分析,包括水流方向模拟、河网提取、流域界线划定及子流域划分等多项内容,为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研究提供了基础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5.
调整农、林、牧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干旱、半干旱低山丘陵区农业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敖包流域水土资源评价,系统环境辨识与诊断,明确系统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系统优化方案,为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三工河流域气候暖湿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对三工河流域近40a中山区、近山区、近沙漠区的气温、降水、蒸发资料进行月线性趋势分析,得出流域增温主要在2月和9月。2月增温趋势大于9月。流域春夏季气温多年变化较为稳定。降水增湿在1,2月和夏秋季节,夏秋季节降水增湿趋势大于冬季。整个流域夏季蒸发呈减小趋势,平原区蒸发减小趋势大于中山区。夏季降水增大与蒸发减小有较好的反相关性。流域冬季气候增温增湿显著,夏季增湿作用显著。各地暖湿化在空间和时间上有所差异,中山区相对较弱,平原区较强,近山平原区是气候暖湿化最为显著的地域。  相似文献   
7.
河沟流域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现场实地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并结合双环入渗测定以及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小区观测等手段 ,对河沟流域各类型下垫面水分入渗规律及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 ,并对各入渗模型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及评价。结果表明 :考斯加可夫 (Kostiakov)公式以及霍顿 (Horton)公式较符合河沟流域的实际入渗情况  相似文献   
8.
In recent years, Eucalyptus globulus planted along field boundaries has come to dominate the central highland landscape of Ethiopia. Although evidence is scanty, there is a perception that this practice adversely affects crop productivity. An on-farm trial was conducted on Pellic Vertisol at Ginchi to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eucalypt boundarie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productivity of adjacent crops of tef (Eragrostis tef) and wheat (Triticum sp.). The experiment comprised three stand ages, four field aspects and six distances from the tree-crop interface, using a split-split plot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es. Wood production rates ranged between 168 kg ha−1 y−1 (four years old) and 2901 kg ha−1 y−1 (twelve years). Thus eucalypt boundaries planted on a hectare of land would satisfy 50 to 75% of the annual biomass energy requirement of a rural household of five persons. Significant depression of tef and wheat yields occurred over the first 12m from the tree line: the reduction was 20 to 73% for tef and 20 to 51% for wheat, equivalent to yield losses of 4.4 to 26% and 4.5 to 10% per hectare respectively. Nevertheless, in financial terms, the tree component adequately compensated for crop yield reduction and even generated additional income. Therefore, eucalypt boundarie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satisfy the rising demand for wood, without requiring a major change in land use on the highland Vertisols. The greater availability of wood will reduce the demand for dung and crop residues for fuel, and thus may contribute to improved soil management on croplands while relieving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n indigenous forest and woodlands.  相似文献   
9.
小江流域土壤抗冲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原状土冲刷法,对小江流域土壤抗冲性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流域水稻土的抗冲性最大,棕壤其次,红壤、紫色土和褐红壤抗冲性最小;小江流域草地的抗冲性最大,耕地和灌丛地其次,裸坡最小;小江流域土壤的抗冲性大小与土壤中>2mm或<0.002mm的颗粒含量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金沙江流域受干扰退化后有代表性的天然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导致天然林退化的干扰成因,探讨了该区域强度过伐林、恢复初期的天然次生林、疏林、灌木林以及破坏严重的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把人为干扰程度分为微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强度干扰等4个等级。对退化天然林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微度退化的林分24类,轻度退化的林分类型14类,中度退化林分14类,重度退化林分19类。表2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