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21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北美味牛肝菌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味牛肝菌菌体较大 ,菌肉肥厚 ,菌柄粗壮 ,食味浓香可口 ,属珍贵食用菌之一。不仅可食用 ,也可药用。本文就笔者 2 0 0 0年 5月以来 ,对湘西北美味牛肝菌的分布及生态研究的结果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2.
对百香果进行扦插试验研究,明确影响百香果扦插效果的关键因素,优化扦插处理的最佳组合,为百香果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分析插穗茎段部位、NAA浓度、扦插基质3个因素对百香果扦插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排队评分和公式评分法对扦插成活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优化出百香果扦插繁殖的最佳处理组合。插穗部位对百香果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最大,NAA浓度和扦插基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根数、平均根粗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插穗部位、扦插基质、NAA浓度,对平均根长、新生蔓长、新生叶片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插穗部位、NAA浓度、扦插基质。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插穗部位是影响百香果扦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扦插基质,而NAA浓度的影响最小。百香果扦插的最佳组合为A2B3C3处理,即以中部半木质化茎段为插穗,用300 mg/L的NAA溶液浸泡20 min,选用泥炭混合基质(泥炭:黄壤=1:1)为扦插基质时,百香果的扦插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成熟蓝果忍冬结合力的特性和变化规律、给机械化收获提供技术依据,在蓝果忍冬成熟期间对4个常见品种果实结合力进行了为期16天的跟踪测试。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所测试的4个蓝果忍冬品种的结合力分布在0.1~1.7 N之间(P0.05),各品种结合力分布区间略有不同,所测试的野生阿尔泰忍冬、蓓蕾的结合力高于蓝鸟和长白山野生蓝靛果忍冬;各品种结合力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同一天内下午的结合力显著大于上午的结合力(P0.05);晴天与阴雨天的结合力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因子分析,可将影响结合力的因素测试时间、上下午、相对湿度、温度及天气状况转换成环境因子和时间因子。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美味牛肝菌中的油脂,在单因素(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温度)实验考察的基础上,以油脂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美味牛肝菌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回归模型显著,拟合性好,可用于预测油脂提取率;优化后的油脂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4.2 mL/g,温度36℃,提取时间4.5 h,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3.54826 %,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表明优化的油脂提取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5.
以西番莲品种‘台农1号’为实验材料,通过电镜扫描技术比较观测TeMV和PWV侵染与健康西番莲的叶片、幼嫩果实外果皮组织形态结构,分析测定其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西番莲病毒侵染对西番莲叶片和幼嫩果实外果皮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eMV与PWV侵染后,西番莲植株叶片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缩小,发生成团堆积状排列,栅栏组织细胞萎缩,呈不规则长条形;幼嫩果实外表皮组织中石细胞层发生严重断裂,排列松散,海绵层细胞变得松散,且发生较严重的木质化现象;叶片与幼嫩果实外表皮表面纹理粗糙、褶皱,气孔保卫细胞萎缩,气孔周围组织皱缩、粗燥;感病果实外果皮表面上的腺毛凸起无序。病毒侵染后,感病植株第1~3叶的蔗糖含量较第4~6叶的高23.11%;健康叶片则相对平衡,降低了淀粉积累、PG酶、纤维素酶与PPO酶活性,提高了感病植株第1~3叶的α-淀粉酶、GS酶与POD酶活性。西番莲受TeMV与PWV侵染后,植株叶片第1~6叶营养物质分配不平衡,相关物质的合成分解与抗氧化防御酶系统受伤害,叶片与果实组织形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植株正常吸收功能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正>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经济作物,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广泛种植[1]。调查发现,我国南方多地西番莲花叶病为害严重,症状表现为叶片花叶、黄化、斑驳、畸形,甚至整株褪绿,严重影响西番莲的产量和品质。已报道能引起西番莲花叶症状的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相似文献   
7.
配方施肥对毛竹林新竹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414"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N、P、K配方施肥对福建三明毛竹林新竹生长及竹林经济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N、P、K不同配方对新竹的成竹率、新竹胸径与新竹产量以及对竹林经济产出的影响差异显著。14个配方处理中,N2P3K2的新竹数最高,为对照的1.69倍;N2P2K2的新竹胸径和产量均为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09和1.91倍,且新竹叶片的N、P、K、Mg浓度最为均衡。该试验条件下,施尿素540 kg/hm2、硫酸钾135 kg/hm2、过磷酸钙450~675 kg/hm2,能较为有效地促进新竹生长与产量持续。各配方施肥对毛竹林的增产幅度为18.1%~192.4%,增产效益明显,N2P2K2的竹林产值最高,是对照的2.92倍,资金产出率(产投比)前3位为N2P2K2、N2P3K2和N2P2K3,分别是3.83,3.43和3.26,N素对新竹生长的影响最大,缺N素、P素试验的资金产出率低于无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限毛竹-灵芝复合系统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以不同年限(0 a、1 a和2 a)毛竹—灵芝复合系统为对象,对比分析灵芝不同种植年限的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等17个土壤质量指标的差异,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旨在为毛竹林下种植灵芝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灵芝种植年限的延长,毛竹林土壤含水率、孔隙度和通气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容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有利于缓解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且种植2 a显著高于0 a (P<0.05)。综合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酶活性等指标,毛竹林下种植灵芝后,其土壤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未种植的毛竹林地,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说明灵芝种植有利于提高毛竹林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离散元法的油莎豆降阻挖掘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莎豆机械化收获方式以正旋旋耕挖掘为主,但工作过程中存在工作阻力大、碎土率低、埋果率高等问题,本文针对油莎豆旋耕挖掘方式进行反旋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旋耕刀与油莎豆团聚体离散元模型,结合EDEM进行挖掘过程离散元仿真试验,确定影响旋耕刀工作阻力和刀轴扭矩的结构参数和取值范围,利用Design-Expert进行试验优化与回归分析,确定旋耕刀的最佳结构参数为:弯折角130°、工作幅宽45mm,在相同参数设置下与正旋旋耕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工作阻力降低了8.6%,刀轴扭矩降低了5.9%,证明反旋挖掘具有降阻作用。为检验优化设计的旋耕刀作业性能,以埋果率和土壤破碎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反旋作业方式埋果率1.07%,土壤破碎率93.48%,与标准旋耕刀相比,新型旋耕刀油莎豆块茎埋果率减低了1.2个百分点,土壤破碎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东姜庄贻贝养殖海区三年来的调查研究资料,概述了中华豆蟹对贻贝养殖的危害和繁殖习性,着重探讨了中华豆蟹的世代交替情况,并提出两项改变现有贻贝养殖周期以防止中华豆蟹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