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链霉素多杀性巴氏杆菌SD724菌苗株可在含10~10000μg/mL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大量生长繁殖,其世代时间是32min,最高含活菌数可达74亿个/mL;在无链霉素培养基中只能繁殖3代左右。SD724菌苗株对鸡两个免疫剂量注射局部反应小,平均病变面积仅为0.61cm2;免疫后对鸡增重没有影响。对鸡产蛋量影响小,免疫后10d内产蛋率下降2.8%,免疫后20d产蛋率上升1.2%。  相似文献   
2.
增产菌对复种燕麦产草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拌种、喷洒和拌种+喷洒3种方法,对临夏县北塬灌区麦后复种燕麦草增产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表明,增产菌对麦后复种燕麦的增产效果极显著(p<0.01),最佳拌种量300 g/hm2,最佳喷洒量300 g/hm2,最佳处 理组合为300 g/hm2拌种+300 g/hm2喷洒。  相似文献   
3.
甜菜施用生物钾肥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4%、0.5度和15%,根腐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了10.8%,是一项经济实用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4.
夏红薯施用惠满丰有机复混肥300,600,900kg/hm^2后,较不施肥对照增产鲜薯4183.5-6516.0kg/hm^2,增产幅度24.8%-38.6%,平均31.8%。与施用化肥相比,增产鲜薯1716.0-4048.5kg/hm^2,增幅8.9%-20.9%,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等养分量与否,惠满丰有机复混肥产化肥增产效果显著,从增产及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估,惠满丰有机复混肥的适宜施用量是6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5.
凤凰山牡丹药用器官的愈伤组织培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时侠清  张子学 《核农学报》2005,19(3):186-190
本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牡丹根韧皮部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并在不同温、光条件下继代培养30d,测定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和丹皮酚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1.0mgL2,4-D或1.5mgLNAA,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大于70%;培养基中加入1.0mgL2,4-D和5.0×10-6mgLTDZ、或1.5mgLNAA和5.0×10-3mgLTDZ,并在29℃、黑暗条件下继代培养,可以显著提高牡丹根皮愈伤组织的增长倍数和丹皮酚含量。  相似文献   
6.
前氮后移施肥对冬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和子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4-1996年高产冬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方式的产量效应和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施肥方式可以减缓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减少超氧阴离子的产生,提高旗叶片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延缓叶片衰老,显著增加穗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丹玉33号(原代号丹123)是丹东农业科学院1996年组配的中熟单交种,1998-2001年参加辽宁省中熟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该品种高产,抗病,适于辽宁,吉林等地种植。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水轮机频繁经历变负荷工况转换过程,使得机组在较短时间内工作参数急剧变化,严重影响电站稳定运行。该研究以某贯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由液面和水体重力的情况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贯流式水轮机相同出力范围下的减、增负荷过渡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增负荷和减负荷过渡过程的起始工况导致起始流动状态不同,因此在相同出力时,机组内的流动分布不同,减负荷过程尾水管内的涡流面积及强度明显小于增负荷工况,且尾水管涡带尺度也明显小于增负荷过程;相比于增负荷过程,减负荷过程中转轮叶片大范围的低压区极易引发空化;机组内的水压力脉动主要以尾水管涡带引起的0.1fn(fn为转频)低频压力脉动和转轮的旋转引起3fn的高频压力脉动为主,增负荷过程的压力脉动幅值明显大于减负荷过程,两种压力脉动共同作用,使得贯流式水轮机主要振动区域集中于转轮。研究结果对贯流式水轮机的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如下:(1)定义了用相邻10年平均单产之差表示科技进步对单产的贡献及其趋势,结论是科技进步是单产增加的主要驱动力;(2)分别定义了用每年单产与5、10、20年平均单产对比关系的概率作为短、中、长期单产稳定性的指标;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稳定性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3)就全国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科技进步增产加速的时间越早;发达地区单产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下降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初期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面积大量增加,回升原因是科技进步持续作用于中、低产田而使其单产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13—2015年京津冀新增耕地时空特征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3—2015年土地变更调查新增耕地数据,基于县域和区域两种尺度,运用重心模型、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3年京津冀地区新增耕地时空特征,并从不同来源对新增耕地状况进行深入解析,以期为京津冀后续建设尤其是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从2013—2015年京津冀新增耕地整体看,新增耕地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平原区、西部山区和北部高原区3大区域;从不同年份分析,京津冀地区新增耕地面积先减后增,重心从京津冀东北方逐渐向西南方偏移,并呈高度聚集态势。新增水浇地是京津冀地区新增耕地的主要地类。新增耕地主要是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方式而来,大部分来源于草地,生态问题愈发突出。最后,深入分析新增耕地时空变化规律,建议京津冀在未来建设中因地制宜,加大〖JP〗节水力度,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