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溶氧(7.0±0.3)mg/L,水温(18±1)℃,pH 7.8±0.1条件下,采用国家标准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 Wu et Wu)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4.57、2.74、8.00和54.69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4.13、2.35、7.34和47.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3.37、1.92、4.76和40.44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01、0.52、1.85和10.43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表明,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微毒,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敌百虫对其中毒。  相似文献   
2.
于2004年11月-2005年1月期间,采用样带法对贺兰山区石鸡的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共测定了74个利用样方,结果表明:贺兰山石鸡(Alectoris chukar potanini)对植被类型具有选择性(χ2=453.17,df=3,P≤0.001),喜欢利用山地草原带,避免选择山地疏林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对优势乔木的利用有选择性(χ2=195.76,df=6,P≤0.001),喜欢利用无树的栖息地,随机利用灰榆优势的栖息地,避免选择山杨、杜松、油松、青海云杉占优势和混合型的栖息地;对坡向(χ2=85.12,df=2,P≤0.001)选择性利用,喜欢位于阳坡的栖息地,避免利用阴坡的栖息地,对半阴和半阳坡随机利用;对坡位也具有选择性(χ2=44.93,df=2,P≤0.001),偏好下坡位,避免上坡位,对中坡位随机利用。并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比较,石鸡的利用样方以乔木密度低、灌木密度低、草本覆盖度高、坡度小、雪覆盖浅、低海拔为主要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乔木密度、草本覆盖度、灌木密度和雪深具有重要作用。由这4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4.9%。  相似文献   
3.
短体副鳅的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4月和2006年3~4月进行了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的人工繁殖试验,获得了数批受精卵,期间对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短体副鳅成熟卵圆形,卵膜强粘性,卵径2.3~2.53 mm,平均2.41 mm,水温17~19℃时胚胎发育历时58 h 20 min,共划分为26时期。未受精卵能够发育到原肠中期,后全部死亡。初孵仔鱼全长3.5 mm左右,卵黄囊长勺型,通体透明无色素。  相似文献   
4.
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和胚后仔鱼发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和胚后仔鱼发育的各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其成熟卵的卵径为2.7mm-2.9mm,受精后约1h吸水膨胀后达到最大, 卵径4.0mm,受精后2min-4min出现粘性,但粘性不强;在水温9.7 ℃-23.4℃,平均16.6℃条件下,3.5h后进入卵裂期,6h后进入囊胚期,21h后进入原肠期,43h后胚孔封闭,74h后肌节开始收缩,78h后心跳开始,150后出膜;刚出膜的仔鱼长8mm,出膜后第2天到第4天胸鳍、鳃、口腔、尾鳍、眼色素、体内血管等器官相继发育完全,出膜后第6天仔鱼体长达13mm,鱼苗开始平游和觅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短体副鳅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9尾雌性短体副鳅为试材,对其中161尾进行年龄鉴定;考察该鱼的绝对生殖力(F)(以第4期卵粒数量表示)和F与其体长(L)、净体重(W)、年龄的关系,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与L和年龄的关系,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与W的关系,并对该鱼的卵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短体副鳅的F为102~574粒,F/L为1.887~9.111粒;F与L和W呈直线相关,线性方程分别为F=7.5462L-181.96和F=34.096W+140.74;161尾雌鱼中,1龄鱼42尾,2龄鱼59尾,3龄鱼52尾,4龄鱼7尾,5龄鱼1尾;F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F/L随年龄增大而减小;F/L与L的方程为F/L=0.0484L+1.5920,F/W与W的关系为F/W=-6.8869W+98.647;卵径分布只出现1个高峰,且峰值卵径所占比例较大。[结论]短体副鳅为一次性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体副鳅繁殖群体的结构特征,积累副鳅属鱼类的生物学资料。[方法]对采自嘉陵江的208尾繁殖季节的短体副鳅成熟个体年龄、体长、体重及雌雄生长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繁殖群体的性比为♀∶♂=5.71∶1.00。繁殖群体由1~5龄鱼组成,以2~3龄组为主。短体副鳅的体长范围为49.0~84.0 mm,体重范围为2.6~11.0 g。最小性成熟年龄是1龄;最小性成熟个体雌性体长49.0mm,体重2.6 g;雄性体长55.5 mm,体重3.7 g。群体体重(W)与体长(L)的关系:雌+雄为W=0.000 2×L2.477 2;雌为W=7.0×10-5×L2.753 5;雄为W=0.002 1×L1.896 4。生长系数雌性大于雄性;繁殖群体(雌+雄)的生长系数b=2.477 2〈3,说明短体副鳅个体发育正常呈异速生长趋势。[结论]短体副鳅的生长峰值均出现在性成熟后1~2年内,最佳捕捞期应该在3龄以后。  相似文献   
7.
倍子树灰膏药病危害五倍子树的枝干。其发生、流行与立地环境、地形、林龄、品种、蚧壳虫等有一定的关系。改善立地条件、加强倍林管理和病虫的防治,能够很好地抑制该病的发生与为害,从而提高五倍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发育规律,为松潘裸鲤的亚种分化研究、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松潘裸鲤亲鱼采自雅砻江支流安宁河流域。雌鱼6~13龄,全长12.1~24.2cm,体重16.1~115.8g;雄鱼3~9龄,全长8.2~14.5cm,体重5.2~23.8g。结果显示,硬刺松潘裸鲤受精卵呈圆形,黄色,卵径(2.82±0.10)mm;水温(16±1)℃下,硬刺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历时183h45min,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分化和出膜共8个阶段、31个时期;出膜仔鱼全长(7.82±0.19)mm;出膜10d后,仔鱼的鳃、口、胸鳍、尾鳍、鳔、肠道等功能器官先后形成;出膜13d后卵黄囊消失,全长(14.33±0.51)mm;出膜40d后各鳍基本长成,体型和体色接近成鱼,进入幼鱼阶段。硬刺松潘裸鲤为地区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雅砻江中游各大干支流中,在形态和生态上形成一系列的适应性,早期发育过程与其栖息的环境同样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