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江源区高寒草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连云 《草业科学》2018,35(1):46-53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16年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牧草生育期资料,分析了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的年、季变化特征以及牧草生长季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原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增加趋势,春季除40-50 cm土层外,其他各层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与生长季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随着气候变化,牧草抽穗、开花、成熟和枯黄期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牧草抽穗期、枯黄和全生育期的土壤湿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土壤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  相似文献   
2.
扎鲁特旗山地草地土壤含水量动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桂珍  高凯  张丽娟 《草业科学》2015,(9):1399-1404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站1983-2012年气象数据和山地草地土壤含水量数据分析,揭示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83-2012年山地草地土壤各层(0-10、10-20、20-30、30-40、40-50和0-50cm)含水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草地逐渐旱化;土壤含水量下降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1983-1987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15%~30%之间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的较高阶段;第2阶段为1988-1999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5%~15%范围内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高(15%~30%)向低(2%~10%)过渡阶段;第3阶段是2000-2012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2%~10%范围内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较低阶段;土壤含水量与温度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降水量、相对湿度、蒸散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Professor Venzo de Sabbata,working at World Laboratory,Lausanne,Switzerland,and Departm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Bologna and Ferrara,Italy,is a famous Italy Physicist in the world.He is engaged with a series of creating research works about gravity quantization of General Relativity Theory in the real space-time which attract the attentions of the world.This paper pays the attention to introduce the works of this field,containing mainly:1.quantizing the general relativity theory in the sense of Einstem-Cartan theory,i.e., general relativity adds the torsion,which means introducing spin into the theory of gravity.2. building a compact mathematical tool for research of gravity quantization,the geometric algebra in the real space-time--multivector algebra,i.e.,developing a spinor manifold in the real space-time.  相似文献   
4.
以盐碱化湖泊和池塘水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幼虾生长试验,探讨碱水环境对虾体重生长速度与Ca2 、Mg2 、Ca2 Mg2 质量浓度及(1/2Ca2 )/(1/2 Mg2 )的关系,为碱水水域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碱度为10.32~38.50 mmol/L、盐度1.02~3.34g/L、pH 8.5~9.5的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 mm的幼虾饲养27 d的体重生长速度为(0.95 0.18)mg/d,存活率(47.5±14.5)%.不同水环境存活率差异显著(P<0.01),体重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P>0.05).体重生长速度与环境因子问的相关性不明显.通过驯化提高幼虾对水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碱水水域养殖对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家猪1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与背膘厚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定位家猪背膘厚在1号染色体上的数量性状位点(QTL),检测和分析了一个复杂家猪系1号染色体上8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及其与背膘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0113与背膘厚的相关极显著,SW974与背膘厚的相关程度也达到极显著水准,说明两上相邻的标记区域可能存在显著影响背膘厚的大效基因,其余6个微卫星标记位点与背膘厚的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静  万红莲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108-113
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基于MODIS NDVI数据和宝鸡气象局11个气象站点的气候因子(气温、降水量)数据,运用趋势和相关分析法等探讨宝鸡地区近13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宝鸡地区近13a年均NDVI以0.025/10 a的速度上升,较快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区1982—2006年植被覆盖的增速(0.007/10 a),且出现2001—2002年、2003—2004年两次高恢复期;(2)多年NDVI高值区集中于太白河和湑水河之间的太白县南部地区。千河沿岸及渭河流域宝鸡段的宝鸡市、宝鸡县、凤翔、岐山南北沿岸的“带状”地区,植被覆盖最低;(3)全区植被覆盖与气温较显著正相关像元占15.016% (P<0.05),与降水量较显著正相关像元占16.872% (P<0.05),相关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个不同的侧耳品种,利用稻草进行生料栽培法,在湛江进行全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月份)对不同侧耳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经分析表明,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肺形侧耳的产量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9,0.958 6,0.939 1。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酷暑1号和假姬菇10号直线相关关系不明显。在本试验地区,假姬菇10号为典型的低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29.0 ℃,最适温度为9.9~26.4 ℃,生物学效率达95%以上。肺形侧耳为高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21.5~34.9 ℃,最适温度为23.6~34.3 ℃,生物学效率达61%以上。酷暑1号为中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32.0 ℃,最适温度为12.5~32.2 ℃,生物学效率达65%以上。1~2月份及12月份,3个品种之中,假姬菇10号为最佳品种;6~9月份,肺形侧耳为最佳品种;酷暑1号适应性较广,可8个月份的适宜栽培期。  相似文献   
8.
以多叶材料的6个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只包括F1的正交),分析了多叶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平均优势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对6个自交系和杂种一的株型、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表明多叶玉米是受基因型的遗传基础控制的。(2)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组合不同性状之间的配合力效应都有差异,自交系Y53在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上都表现出较大的效应,说明其遗传传递性较强;而自交系P175、P19、P85、J7-3和M7的各个效应值大多是负向的,说明由其组配的后代在各个性状上有下降的趋势。(3)对15个组合的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生物学产量与株高、穗位高与粗纤维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株高与穗位高、株高与粗纤维含量、穗位高与粗淀粉含量、百粒重和粗淀粉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余性状的平均优势间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4)通过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的研究,从6个核遗传背景不同的多叶玉米自交系中初步筛选出一个高产、优质的组合,即Y53×P175,这个组合对选育青饲、青贮型玉米提供了新的种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来自四川和山东两省的60个小麦叶锈菌株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同时利用小麦抗叶锈近等(单)基因系和已知所含抗叶锈基因的品系对这些菌株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相似系数较高且差异不大,为0.78~1.00,表明小麦叶锈菌所含毒性基因差异不大,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两省间/内小麦叶锈菌株的DNA多态性和毒性多态性丰富。小麦叶锈菌株的地理来源与毒性多态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其地理来源、毒性多态性与DNA多态性不存在相关性。相同致病类型存在毒性差异,同一致病类型内遗传多态性丰富。  相似文献   
10.
林火对森林虫害发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清  郭福涛 《林业科学》2006,42(12):77-82
对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牡丹江等林区近5年的火灾过火林地进行森林虫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及黑河林区森林过火后主要虫害为天牛和小蠹类;伊春林区食叶害虫种类较多,但危害较轻;牡丹江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严重.森林火灾后林内蛀干害虫大量发生,树干熏黑高度是影响虫害发生数量的一个重要因子.火烧强度与虫害发生数量呈正相关性;天牛及小蠹类虫害发生数量与树干熏黑高度线性关系明显;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的虫害发生数量与树干熏黑高度相关性较高,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