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笔者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经作站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特色农业产业.该区将在铜都办事处建万亩甜杏。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东川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形陡峻,生态环境脆弱,降雨量小,且蒸发量大,加之泥石流活动频繁,导致东川森林覆盖率极低。本课题于2016年1—6月对东川区荒山绿化种植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目前海拔1 600 m以下主要种植树种为新银合欢、藏柏、新银合欢、藏柏、滇朴、苦楝等,其中新银合欢已成为东川干热河谷造林的先锋树种;海拔1 600~2 500 m地区主要种植树种为藏柏、圆柏、旱冬瓜、滇朴、华山松等树种;海拔2 500 m以上地区主要种植圆柏、急尖长苞冷杉、高山松等树种。通过调查研究,对东川现阶段荒山绿化种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东川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东川区的小江干热河谷,其最低海拔为695 m,最高海拔1 600 m,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干燥.东川区新村,年日照时数2 316 h,冬季各月日照超过210 h、年均温为20.2℃、相对湿度为55%(昆明为14.5℃,相对湿度74%).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东川区是昆明市石榴主产区,石榴种植面积达666.67hm2,年总产量达5000t,产品远销北京、杭州等地。近年来,由于石榴园有害生物发生十分严重,导致产量损失常年达30%,品质变劣,加上果农盲目使用高毒农药,影响了食用安全。为此该区科技局立项开展了"石榴有害生物综防研究"。原昆明市东川区园艺所副所长周崇晓农艺师、东川区植保站副站长李兵高级农艺师等科  相似文献   
5.
李漪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113-116
东川区小江流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泥石流最发育的地区,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 274km2,占国土面积的68.5%。全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文章分析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阿旺镇位于东川最南端,地处两市两县一区交汇处,东与曲靖市会泽驾车镇相接,南与寻甸相毗邻,西与寻甸县功山镇接壤,龙东公路和嵩待公路从本镇穿过。是昭通和四川省进入昆明最近的通道。海拔1 350-3 240 m,土地面积268 km2。下辖16个村,1个社区,216个村小组,12个居民小组,225个自然村。人口37 275人,其中少数民族4 078人,占人口总数的10.94%,是全区彝族最多的镇。近几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阿旺镇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分析昆明市东川区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起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公益林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公益林监测评估体系、探索公益林林下经济开发、提高公益林项目的管理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言 《云南林业》2012,(6):33-33
为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调整三农结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东川区将把万亩陡坡地打造成优质高效丰产核桃科技示范林基地,以示范基地建设强产业,以壮大产业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东川区深沟流域生态工程治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了东川区深沟生态环境的资料及数据,同时对现阶段实施的生态工程治理项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实施生态工程治理后增加了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减轻由于坡面及细沟侵蚀所产生的沟岸崩塌、滑坡等,提高流域内的土壤稳定性,项目的研究也将为中国山区城镇泥石流沟谷的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崇丽 《农技服务》2013,30(8):822-822,860
东川区20102011年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在东川区各乡镇的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于小麦苗期开始侵染田间植株,12月中旬田间出现症状,1月病害在田间的发生扩展较慢,但进入2月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条锈病进入流行期,2月上旬病情扩展较快,进入3月以后病情扩展减缓,达发生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