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黔东武陵山区大鲵的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广城 《淡水渔业》1988,(1):33-33,38
<正>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产的珍稀两栖类。黔东武陵山区是我国大鲵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本区大鲵资源下降,为了弄清其资源现状,做好繁殖保护工作,以便合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已经成为影响物种进化的重要力量。两栖动物的迁移能力较弱,城市化导致两栖类被完全或部分的隔离,丢失更多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上海市的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plancyi)的mtDNA Cyt b部分序列进行分析,共扩增出235条序列,获得61个单倍型。研究表明城市区域遗传多样性较低,上海市的金线侧褶蛙分化程度处于中低的水平(Max FST=0.296;Min FST=0.004),各种群之间遗传分化有限。黄浦江及其支流可能作为水上扩散通道,有助于基因交流,各城市公园之间的遗传分化差异并不显著;而长江阻碍了种群之间的交流,城市公园和郊区,以及岛屿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显著。此外,单倍型网络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上海的金线侧褶蛙并没有对应城市化程度形成相应的单系。  相似文献   
3.
4.
云南珍禽异兽很多,在森林里、河湖中、山野上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脊椎动物有1638种,占全国种数54%;鸟类793种,占全国种数的66%;两栖类102种,占全国种数的44%;爬行动物151种,占全国种数的39%;淡水鱼类399种,占全国种数的50%,故获“动物王国”的美誉。有些珍稀动物在国内仅云南才有,故存在着不少世界所罕见的动物奇观——神鸟黑颈鹤  相似文献   
5.
瞬膜是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动物特有的一种半透明的眼睑,又称“第三眼睑”,其有保护眼球的作用。犬常发生瞬膜突出,由于突出的瞬膜呈樱桃红色,所以本病又称为樱桃眼。该病是小型犬种的常见眼科疾病。  相似文献   
6.
黄玮 《水产科技》2001,(4):21-22
粘孢子虫的种类很多,现已报道的有近千种全部营寄生生活,寄生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的各种器官组织,其中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危害性日趋严重。其中有些种类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有的种类还是鱼类口岸检疫对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可使病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水生动物病毒病害中,虹彩病毒引起的系统性疾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虹彩病毒能感染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给全世界水产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本文拟就虹彩病毒各方面的特性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8.
Dmr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个具DNA结合能力的转录调控因子,其DM结构域在不同进化类型的生物中具有相当的保守性.通过简并PCR克隆技术,扩增和克隆了家鸡基因组中的DM结构域,经序列分析,获得了两个具有不同DM序列的克隆,分别命名为GgDmrt2和GgDmrt5.联机与GenBank中不同进化地位动物的Dmrt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具有DM结构域的基因家族在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中高度保守,并且存在着许多成员基因.  相似文献   
9.
于2012-2014年,采用样线调查的方法,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类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院长青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类动物13种,分属2目6科7属;保护两栖类动物的关键是保护好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10.
隐孢子虫病的检测方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属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肠道原虫病。隐孢子虫可寄生于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等150多种动物,主要侵害免疫功能缺陷、低下或受抑制人畜的消化系统,以持续性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6年将人的隐孢子虫病列为爱滋病(AIDS)的怀疑指标之一,该病也被列入世界最常见的六大腹泻病因之一。当前,对隐孢子虫病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寄生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对本病的诊断方法研究更为突出,本文现就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