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黑猪性成熟过程中外周血清促黄体素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虚  董伟 《兽医大学学报》1993,13(3):261-264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褪黑素(MLT)对乌鸡垂体分泌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研究了不同日粮组成饲喂乌鸡12 d后,添加100 pg/mL MLT对体外培养乌鸡垂体细胞分泌FSH和LH的影响。选择15只乌鸡,分成3组,即高能组、中能组、低能组。结果表明:低能组与高能组相比,对FSH和LH的影响分别为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能组与中能组相比,对FSH和LH的影响分别为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而中能组与高能组相比,对FSH和LH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说明在不同日粮组成中添加MLT对乌鸡垂体分泌FSH和LH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数母牛的妊娠期平均为270~280d,只有让母牛在产犊后的100d内发情、配种、妊娠,即胎间距控制在370d内,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年一胎. 1 一年一胎技术的理论依据 产后母牛完成子宫内膜的完全再生一般需要30~45d.而产后乏情是由于哺乳行为对乳头的刺激使乳头的感受器兴奋,然后发出冲动经传人神经传到下丘脑,传入神经元末梢分泌神经递质,使下丘脑神经元对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的敏感性增加,从而降低脉冲发生器的功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受到抑制,使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处于低水平,卵泡发育受阻,因而造成了母牛乏情.当然,母牛的饲养管理,产后管理不当等因素,也会导致母牛乏情.  相似文献   
4.
笔者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利用虾、蟹育苗设施进行梭鱼苗种的繁育:孵化和前期苗种培育均在水泥池中进行,鱼苗的后期培育在室外土池进行。该技术能有效利用现有闲置育苗设施。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3,(11):66-68
为了探讨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蛋白主动免疫对雌兔生殖激素合成与分泌的作用,本试验选择30只2月龄的雌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对照组)、0.26 mL MSTN蛋白(试验1组)、0.52 mL MSTN蛋白(试验2组)进行免疫,每隔15 d以原剂量再免疫1次,共免疫4次。以第1次免疫当天为0 d,分别在0 d、15 d、30 d、45 d、60 d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血样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表明:MSTN蛋白免疫后,试验2组血清中FSH、L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血清中FSH、LH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血清中E2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MSTN蛋白在雌性动物生殖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1后备母猪不发情 有些后备母猪已达到配种Et龄和体重,但没有表现出性周期。其原因是后备母猪生殖器官先天发育不良或畸形;或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较少,使卵泡不能正常发育和成熟,导致母猪乏情。此类母猪可以用公猪试情的方式,促进其发情排卵,也可用激素诱导发情。后备母猪饲养过肥,可导致卵巢内脂肪浸润、卵泡上皮脂肪变性、卵泡萎缩,也可引起后备母猪不发情、不受孕。这类母猪应减少精饲料给量、加强运动,便可促使其发情。对于后备猪群中经处理后确实不能正常发情的个体,应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7.
(一)调整饲料 一是提高饲料能量浓度。首先适当减少粗饲料,其次叮以在饲料中加入植物油。植物油为母猪提供高能量,同时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可以母猪缩短断奶后的发情时间间隔。值得注意的是在温度不是过高时是不宜添加,其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促黄体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在母猪繁殖障碍中因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不孕约占50%以上,并随养猪规模扩大、环境卫生、本交、人工授精和分娩时产道损伤等诸因素而增多。缩宫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OT和LRH-A3)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报道较多,大多数为单一使用,联合应用较少。而用药物净化母猪生殖道,“脉冲式给药”预防性净宫保健后,再用外源性激素处理配种尚未见报道,笔者采用药物净宫后,再用OT和LRH-A3处理长大母猪配种,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试验猪选择与分组试验母猪选自扩繁场和农户发情周期正常,经产2~5胎长大母猪128头随机分为4组,饲养管理营养水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促卵泡素(FSH)与促黄体素(LH)是参与卵母细胞成熟的最重要的蛋白质激素,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中使用较多。大部分研究已经证实了促性腺激素(FSH、LH)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FSH与LH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确定其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作  相似文献   
10.
卵泡囊肿病的发病率虽然比较低,但发病的奶牛不能正常怀孕、产仔、产奶,从而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东港市奶牛饲养量达1500头左右,每年发生此病的有几十例,造成此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过多,使促黄体素相对不足,卵泡过度生长,卵泡上皮细胞变性、卵泡壁增生,不能正常排卵,卵细胞死亡,使卵泡发育中断不能正常形成黄体。也有因卵巢不断生成新的卵泡,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呈现持续性地发情。这种病的发生,常在以精料为主的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发生,并且多发生在产后一个半月左右。另外,子宫内膜炎、流产、缺乏运动、长期发情失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