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7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63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商品益生素和自制益生素分别灌服1日龄雏鸡,灌服益生素后1、4、7、10、18d测定胸腺、脾脏、法氏囊的器官指数动态变化,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的IgA、IgM、IgG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服用商品益生素的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在第7天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雏鸡,上述4种体液的IgA、IgM、IgG相对含量在服用益生素后7~10d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雏鸡,服用自制益生素的雏鸡上述4种体液的IgA、IgM、IgG相对含量在服用益生素后4~7d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雏鸡。表明益生素对雏鸡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雏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体液的免疫球蛋白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
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道及其肠系膜直接进入或套入紧接着的远端肠管,导致远端肠管闭塞及肠系膜循环障碍,主发于十二指肠和回肠与盲肠交界处。肠阻塞是由于肠管的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减弱而发生障碍,致使大量肠内容物停滞并失去水分,从而引起肠管的扩张和阻塞(中兽医称为结症)。1病因奶牛肠套叠是由于肠道内寄生虫的侵袭或过度饥饿或与患部肠腔中的肿瘤及炎性肿胀有关。  相似文献   
3.
皱胃积食,又称皱胃阻塞。皱胃积食是由于皱胃内容物异常积滞、膨胀和皱胃弛缓而向十二指肠排空停止,导致以牛机体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和进行性消瘦为主征的严重疾病。1发病原因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喂粗硬、富含纤维素的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是常见的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主要分为呼吸道型、消化道型、神经型和皮肤型,各年龄段犬均可感染,多发于幼犬。犬肠套叠是指犬的一段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人临近一段肠腔内的肠变位;多见于小肠下部套入结肠,又因盲肠和结肠的肠系膜较短,有时也可发生盲肠套入结肠,十二指肠套入胃的情况。犬的肠套叠较多见,尤其是幼犬发病率较高。病犬腹部触诊有香肠状肠段,临床上需借助X光或B超进一步确诊。由于有关犬瘟热继发肠套叠的病例报道较少,为提高该病的治愈率,现将收集的1例犬瘟热伴发肠套叠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腺癌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属于十二指肠粘膜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起病较隐匿,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认识该疾病对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对十二指肠腺癌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的进展。认为目前对该病的诊疗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缺乏大宗病例,尚未能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提倡多中心联合研究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正>佳米驴胃蝇蛆病在陕西省米脂县并不多见,它是由马胃蝇的幼虫寄生在佳米驴的体内(较长时间寄生在胃肠道内),从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瘦性疾病。我国常见的胃蝇有四种,即肠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具有优良生物学特性的双峰驼源乳酸菌株,对阿拉善双峰驼十二指肠黏液定殖菌通过MRS培养基的选择性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及16S rRNA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对其生长曲线、产酸、耐胆盐、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分离的4株乳酸菌B1、B2、B3及C1分别为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ns)。其中,4株菌对胃酸pH 3.0的耐受结果为B1、B2和C1高于B3;最佳培养时间均为12 h~16 h之间,而C1在24 h内的累计产酸量最高,对胆盐的耐受性也最高;4株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分别为B1和C1为氯霉素、B2为青霉素、B3为红霉素。从双峰驼十二指肠分离到4株乳酸菌,对进一步研究其对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益生菌能否增强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局部黏膜组织的免疫效果,雏鸡分别于ND疫苗免疫后第0,7,14,21天及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攻击7d后或死亡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派伊尔结的IgA,IgM,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益生菌协同ND疫苗组雏鸡局部黏膜的IgA,IgM,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分别在免疫后7d明显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P<0.05);NDV攻击后,益生菌ND疫苗免疫雏鸡的局部黏膜组织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益生菌是疫苗的理想佐剂之一.  相似文献   
9.
向15日龄的雏鸡饲料中添加0.024g·只-1·日-1的家蝇幼虫血淋巴冻干粉,连续饲喂至49日龄,试验期间每周随机抽样8只,称重,采血,解剖取法氏囊、脾脏和胸腺,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免疫球蛋白IgA含量。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家蝇幼虫血淋巴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期内体重和脾脏的变化差异不明显,法氏囊和胸腺前期差异不显著而后期差异显著,免疫球蛋白IgA能够维持较高水平。所以,家蝇幼虫血淋巴能显著增强鸡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试验用27只5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采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灌注技术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与氯化锌比较,研究了高铜、植酸对氨基酸螯合锌(以赖氨酸螯合锌和蛋氨酸螯合锌为代表)吸收的影响.试验中观察了在高铜、植酸条件下下,向结扎十二指肠灌注不同形态锌的灌注液后,不同时间点(5,15,30,60,90,120 min)血液中65Zn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120 min(试验结束)时结扎肠段65Zn的消失率、不同组织器官中65Zn的放射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铜或植酸显著降低了氯化锌中锌的吸收,对氨基酸螯合锌中锌的吸收也有影响,但受影响程度比氯化锌小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