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为测定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生长曲线,寻求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粪肠球菌数量,并客观评价其毒性强弱及其对小鼠脑组织的影响,试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OD-Monitor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探究该菌在合适时间段内的吸光值(D600 nm)与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的活菌数(CFU)的关系。用粪肠球菌感染小鼠,观察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最后采用Karber法计算粪肠球菌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LD50的剂量感染小鼠,及时采集死亡小鼠脑组织,未死亡的小鼠72 h后全部剖杀取脑组织,一部分做涂片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一部分进行培养,用于PCR方法进行细菌的回收鉴定。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测定此株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2~8 h生长迅速,为对数生长期,8~14 h生长缓慢,为稳定期,14 h之后死亡数增加,进入衰亡期;对12 h粪肠球菌D600 nm与CFU的关系进行探讨,成功建立回归方程:y=20.769x-1.3422,R2=0.997;其感染小鼠的LD50为7.77×1011个活菌。以此剂量感染小鼠,脑组织涂片染色和培养染色,均能看到革兰氏阳性球菌;PCR结果显示,均出现了大小为112 bp的条带。对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菌可导致脑组织充血、出血、形成微血栓,脑膜充血。通过生长曲线和其D600 nm与CFU关系的建立,可实时监测粪肠球菌数量,为后期更深入研究粪肠球菌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饲料和食品是动物和人摄入氮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中亚硝酸盐引起的毒害和卫生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现行《饲料卫生标准》中亚硝酸盐的允许量标准仅限于猪、鸡配混合饲料,没有针对鸭的允许量标准。国内外有关日粮中亚硝酸盐对家禽特别是鸭的毒性试验报道甚少。为了确定肉鸭对饲料中亚硝酸盐的耐受量,初步探索亚硝酸盐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为进一步完善饲料亚硝酸盐允许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研究选取樱桃谷鸭15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26只,试验设6个处理,即对照组(0组)和5个试验组(1、2、3、4、5  相似文献   
3.
1.大量堆积而发热腐烂的多汁蔬菜、甜菜和青草青饲料堆放时间过长、发霉腐败或煮开焖在锅和缸里过夜,都会使其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4.
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寇氏(karber)法测定了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取9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5±2)g.以10%丙二醇生理盐水为溶媒,按序贯法测出川楝素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率;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组间剂量比设定为1.2,染毒测定其LD50.结果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3.84 mg/kg,95%可信限为12.46~15.37 mg/kg.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深圳市散尾葵植株上的褐圆盾蚧发生及危害情况,并测试了毒死蜱对褐圆盾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散尾葵有虫株率为47.95%,虫害指数为63.99%。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虫口密度与防治效果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06 0,回归方程为y=0.846 1-0.005 8x,且防效偏低。按有效成分配置不同浓度毒死蜱进行防治试验发现试剂浓度与防效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82 6,回归方程为y=0.004 7x+0.163 6。当试剂浓度增加到0.635 0gm/L时,校正死亡率最大,为94.12%,证明40%毒死蜱乳油对高密度褐圆盾蚧会起亚致死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Nano–LC–ESI–MS/MS蛋白鉴定技术对湖南永州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应用常规体外试管法对尖吻蝮蛇蛇毒体外溶血值进行检测,采用改良寇式法对尖吻蝮蛇蛇毒LD_(50)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尖吻蝮蛇蛇毒含有50种蛋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0×10~4~2.0×10~4(46.9%)、4.0×10~4~5.0×10~4(22.4%)、2.0×10~4~3.0×10~4(10.6%)和7.0×10~4~8.0×10~4(7.6%),其中代表性的高丰度蛋白有蛇毒金属蛋白酶A(11.7%)、蛇毒金属蛋白酶H1(9.8%)、蕲蛇类凝血酶–2(7.3%)、抗凝血酶A–A亚基(6.8%),低丰度蛋白(0.1%)有Ecto–5'–核苷酸酶、碱性磷脂酶A2 DAV–N6、生长分化因子11;蛇毒引起红细胞溶血的最低质量浓度为60.00μg/mL,尖吻蝮蛇蛇毒对KM小鼠的LD_(50)为7.1796mg/kg,攻毒小鼠出现呼吸急促、躁动不安、注射部位出现奇特瘙痒和大面积溃烂,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鉴定吉林省某雏鸡孵育基地病死雏鸡组织中分离出的1株致病性菌CCGGD201101株并测定其致病性。对疑似致病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测序鉴定,并人工接种昆明鼠,测定其半数致死量,验证细菌毒力。经鉴定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以鲍曼不动杆菌CCGGD201101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并以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ATCC 19606)为对照,测得半数致死量,进一步证明鲍曼不动杆菌病死鸡分离株CCGGD201101具有较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世界先进的切向流超滤浓缩技术,对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超滤浓缩成倍体积,测定血凝价HA和半数感染量EID50。结果HA成倍增加,废液HA呈阴性,病毒回收率达100%;受宿主鸡胚系统的影响,EID50与病毒量之间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但病毒的活性不受影响。结果表明,所用超滤系统适用于禽流感病毒抗原的浓缩。  相似文献   
9.
用被动保护试验的方法,通过比较抗脂多糖(LPS)血清组与LPS中和抗鸡白痢血清组的LD50,证明了LPS的保护性作用。与攻菌对照组的LD50相比,抗LPS血清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0.002>P>0.005),LPS中和抗鸡白痢血清组有显著差异(0.02>P>0.05)。试验证明,LPS是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apulorum)菌体主要的保护性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猪业》2012,(3):70-70
典型猪瘟(CSF)由典型猪瘟病毒(CSFV)引起,是一个高度传染的猪病,给猪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病毒衣壳糖蛋白E(ms)和E2是感染该病毒后诱导产生CSFV抗体的主要靶向目标。毕赤酵母表达E2蛋白(yE2)可产生免疫保护.对抗CSFV攻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