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婷  郑毅男 《人参研究》2012,24(3):30-34
精氨酸单糖苷(AF)、精氨酸双糖苷(AFG)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和扩张血管等作用。由于近年来对于精氨酸衍生物的研究很少,故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精氨酸及其衍生物AF、AFG做一概述,为以后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风花菜根中化学成份--糖的定性及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颜色反应对风花菜根进行了定性研究,实验表明该山野菜根含有还原性的单糖和双糖.又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了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的含量.由此证明.风花菜根可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具有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海兰褐蛋种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组,试验1、2、3组分别在空白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50 g/t、100 g/t、2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分别测定21、42和112日龄蛋种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蔗糖酶、乳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①在21和42日龄时,试验2组蛋种鸡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的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21和42日龄时,试验组蛋种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的乳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蛋种鸡空肠黏膜的麦芽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④42和112日龄时,试验2组空肠黏膜的麦芽糖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蛋种鸡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100 g/t为最适的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Tris—柠檬酸—葡萄糖(TCG)稀释液基础上,分别添加0.1 mol/L乳糖、蔗糖、海藻糖,并采用细管法对精液进行冷冻,研究不同双糖对冻融后猪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ol/L的海藻糖和蔗糖相对于对照组和0.1 mol/L的乳糖TCG稀释液能够显著改善冻融后猪精子质量,其冻融后精子的活率、顶体完整率、低渗膨胀率、平均路径速度、运动线速度、平均侧摆幅度和平均鞭打频率均明显提高(P0.05),分别达到42.14%和40.56%,51.48%和49.84%,46.20%和43.01%,32.8μm/s和33.2μm/s,60.80%和59.00%,1.70μm和1.62μm,7.68 Hz和7.62 Hz。TCG稀释液中添加0.1 mol/L海藻糖和蔗糖的猪冷冻精液体外受精的受精能力明显高于0.1 mol/L乳糖组和对照组,其卵裂率分别为41%和38%。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茶叶中单糖和双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茶叶中单糖和双糖的检测方法。采用Shodex NH2P-50-4E(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0~14 min,85%乙腈;14~16 min,85%~70%乙腈;16~28 min,70%乙腈;28~32 min,70%~85%乙腈,流速:1.0 mL/min,柱温:20℃,雾化管温度为30℃,漂移管温度为70℃,氮气压力为310.275 Pa。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在3.202~184.828 μg范围内程良好的线性关系,8种糖的加标回收率在90.97%~105.07%之间,最低检测限(S/N=3)范围在6.976~1376.297 ng。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西洋参中精氨酸双糖甙的发现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日立-835型氨基酸分析仪,对西洋参加工样品进行检测,发现经过一定时期贮存的西洋参中含有精氨酸双糖甙,其含量为0.1054%,而在新加工的西洋参中未检出,新鲜的西洋参加工为西洋红参,其含量达0.7867%。  相似文献   
7.
1糖 糖以单糖形式被吸收,而麦芽糖、蔗糖、乳糖等双糖一般不能被吸收入血液。多数动物的肠黏膜上皮的纹状缘存在各种双糖酶,双糖在被吸收前可被其分解为单糖。如果由于吸收或静脉注射等原因使血液中出现双糖时,则大部分从尿中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8.
营养性碳水化合物被非反刍动物摄入后,在消化道内逐渐降解成葡萄糖等单糖以及少量的双糖。小部分葡萄糖在门静脉回流组织(PDV)中进行供能代谢,大部分被小肠绒毛吸收而进入门静脉。葡萄糖吸收是由小肠黏膜上的Na^ 依赖型葡萄糖协同转运1(SGLT1)、Na /K ATP酶、葡萄糖转运子2(GLUT2)以及与吸收有关的调控因子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 4种含有葡萄糖和蔗糖或其衍生物的不同溶液 ,并试验了它们在食用菌生产中的作用。在无公害食用菌生产中合理运用这些物质将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4种含有葡萄糖和蔗糖或其衍生物的不同溶液,并试验了它们在食用菌生产中的作用。在无公害食用菌生产中合理运用这些物质将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