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2.
蜂针疗法及其引起的过敏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蜂针疗法及方法蜂针疗法是利用工蜂末端蜂刺中释放出的蜂毒液的药理作用和配合螫针的综合作用而起到调整机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也称蜂毒疗法 ,简称蜂针。它既给人体经络以机械刺激 ,同时自动注入皮内的适量蜂毒液还具有药理作用 ,蜂针继发局部潮红充血兼具温灸效应。它是针、药、灸三结合的复合型刺灸法 ,具有廉、便、验三大特点。它是由民间蜂螫治疗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 ,是中国医术的一种 ,它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绝 ,经国内外蜂针研究者继承和发扬 ,已在医疗保健事业中显示出独特的效用。蜂针疗法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对牛结核病检疫的指定方法是皮内变态反应。尽管世界上不少国家采用皮内变态反应的检疫方法消灭了牛结核病,但是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经济代价。一方面皮内变态反应方法的敏感性高,非特异性反应较多;另一方面阳性牛检出后淘汰要负责赔偿损失,这种激励政策加速了牛结核病的控制和净化。最近,欧共体也采取了对南欧一些国家贸易中检出的结核阳性牛予以50%的经济赔偿,从而加速了控制结核病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变态反应与ELISA同时对奶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并以剖检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变态反应和ELISA对奶牛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2.0%和0.33%,变态反应阳性并不能全包括ELISA阳性。变态反应与剖检的符合率为3.14%;而ELISA与剖检的符合率为75%.ELISA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鼻窦炎又称为副鼻窦炎,是一种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以鼻塞、头昏痛、流脓涕、嗅觉障碍为其常见症状。根据病情缓急,本病可分为急、慢性鼻窦炎两类。一、急性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继发于急性鼻炎。儿童常发生于急性传染病之后,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老年人可继发于牙根感染,亦可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气压性损伤、鼻腔异物、  相似文献   
6.
迟发性过敏反应又称第IV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引起机体特异性过敏反应。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 d的潜伏期(平均7~8 d)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 h左右(一般不超过72 h)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奶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大促进了奶牛产业的发展,各地区奶牛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这两种严重疫病的广泛流行,若不及时发现、处理、净化,不但影响奶牛产业的发展,同时导致人畜共患,而且会危害公共卫生安全。1奶牛结核病结核病是牛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尤其是奶牛,为了防止牛群中发生本病或疾病不断散播,奶牛  相似文献   
8.
郭爱珍 《兽医导刊》2012,(11):41-43
一、牛结核病的防控概述1.结核病是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病原是分枝杆菌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其中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人型菌)引起,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牛型菌)引起。2.人感染牛结核的情况。(1)发达国家。美国牛奶巴氏消毒前(1908年),10%~30%的人结核病例是由牛分枝杆菌感染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引起的各种动物疾病的频发,使得广大养殖户开始大量应用药物防治疾病或作为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生长。然而,动物在使用药物治疗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可能蓄积、储存在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形成兽药残留。兽药残留危及人体健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过敏性反应、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相似文献   
10.
<正>副结核病是国家法定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由于奶牛主要是利用其繁殖、产奶性能,本病对奶牛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副结核病主要是发生于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周期性、顽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