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木兰县东兴镇个体养殖户王某 ,于 2 0 0 3年 10月在临县购进 3头黄牛。 12天后 ,1头黄牛发病 ,口流黏液 ,口腔黏膜有小水、溃烂 ,高烧 ,食欲下降或不食。 2天以后 ,另外 2头黄牛也相继发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判断 ,确诊为病毒性口腔炎 ,经采取有效方法已全部治愈。首先 ,对牛舍进行彻底清理 ,然后用火碱或生石灰消毒处理 ,在治疗上用 0 .0 5 %的高锰酸钾进行口腔黏膜清洗 ,然后用中药青代 15钱、黄连 10钱、黄柏 15钱 ,薄荷 5钱 ,桔梗 10钱 ,儿茶 10钱 ,冰片 1钱 ,混合到一起 ,粉碎 ,研成末 ,搅拌均匀 ,涂…  相似文献   
2.
兽医验方     
  相似文献   
3.
4.
蟒蛇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蟒蛇科,亦称琴蛇、南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蛇类.蛇由自然环境转为人工饲养后,极易感染和继发各种疾病,这与饲养环境、致病微生物以及蛇的体质包括蜕皮、生产冬眠等前前后后的各种因素有关.由于对蛇类疾病的研究较少,而且交流欠缺,加上人工饲养蛇类的时间较短,相当一部分蛇病仅限于预防,尚缺乏较好的治疗措施.口腔炎是蛇的常见病,许多动物园及养蛇场饲养的蟒蛇几乎都发生过口腔炎;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笔者用中西结合成功地摸索出了有关蟒蛇口腔炎的防治方法,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口腔炎是人工养殖蛇类的常见病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和尽早做好预防工作,对罹患口腔炎的成年雄蛇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进行解剖观察,并检测了相关器官的系数、血液学指标和激素等。结果表明:整体肥满度、躯体肥满度、肾系数等数值罹患口腔炎蛇略高于健康蛇;而肝系数、精巢系数和脂肪体系数等罹患口腔炎的蛇低于健康雄蛇,且前两者呈显著性差异,后者呈极显著性差异。性激素检测结果显示罹患口腔炎的蛇血液睾酮和雌二醇含量均低于健康蛇,且均具极显著性差异。血细胞指标中,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分布均差、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比率等均为罹患口腔炎的蛇高于健康雄蛇,且具显著性差异,但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比率、中间细胞数量及其比率均为患口腔炎的雄蛇低于健康蛇,且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口腔炎不仅影响了主要代谢器官的器官系数的变化,而且血液多项指标和性激素水平也有明显差异。性激素含量的变化将对乌苏里蝮的正常生殖繁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2个血常规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炎症发生的首选参数。  相似文献   
6.
症状病羊在发病初期,可见唇部皮肤和口腔黏膜出现许多单个红斑,继而变成脓包,脓包破溃后形成疣状棕色痂块,痂块破裂、撕脱后出血。羔羊病后因唇舌肿胀、疼痛,不愿吃奶,舌、颚、齿龈、口腔发生病变,口腔内的脓包破溃后经久不愈,形成溃疡,上有淡黄色膜状沉积物。若有坏死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会造成病情恶化,引起羔羊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家兔口炎又称流涎病、溃疡性口腔炎或传染性口腔炎.病原体为水疱性口炎病毒,是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有大量流涎,故也称"流涎病".轻者间歇发生,重者可连绵不断,严重影响仔兔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兔大批死亡,给养兔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许多饲养户习惯于用新麦糠直接喂家畜,未经处理的新麦糠常扎破家畜的口腔黏膜而引起口腔炎。家畜患口腔炎后,想吃食而又拒食;把饲料采到口中而不敢咀嚼,或者咀嚼几口后又把饲料吐出;口中不断流出白色浑浊黏液;口腔内可见到牙根及舌底等处扎满麦芒。一旦发生此病,首先要将家畜口腔内的麦芒清除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口腔,防止感染。然后用煅石膏粉敷患处,每天敷3次,连敷3天。也可用香油调油菜秆灰涂患处。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样拭子采集患口腔炎的猫口腔黏膜、舌头、牙龈分泌物样本,分离到23株菌,经致病性试验证实有3种菌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11株被鉴定为葡萄球菌,9株被鉴定为链球菌,3株被鉴定为巴氏杆菌;从5只健康猫样本中分离到大肠杆菌5株。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为常在非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巴氏杆菌为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3种致病菌对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因此临床上治疗应首选头孢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正>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80%~100%,死亡率50%~100%;主要感染山羊、绵羊;临床以突然发病、发热、溃疡、流眼泪、流鼻涕,坏死性口腔炎、肺炎、腹泻及流产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潜伏期一般为4~6天,短者1~2天,长者10~21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规定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