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56篇
  13篇
综合类   585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能集中体现茶意蕴和茶内涵的便是茶诗词。茶诗词用文学的形式记录着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以个体的方式存在于正史之间。茶诗词中所表现出的安宁平静的审美体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艺术类型。茶诗词还表现诗人的离别之情,失落之感,丰富了中国人情世界的内容,并彰显出中华民族灿烂的人性之美和深厚的哲学内涵。通过探寻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意蕴和内涵,有利于评估茶诗词在历史中的作用和贡献,也有助于探寻中国茶文化数千年长盛不衰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跨文化的理念,译者在翻译茶诗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英语诗歌的表述形式,按照英语读者可以接受的形式将我国茶诗翻译出来,这样才能够使译诗在最大程度上被读者所接受。本文首先就跨文化概念以及跨文化与茶诗英译的关系进行简单阐述,并就我国古代茶诗的特点表现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基于跨文化视角对茶诗的英译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从古典园林建筑方向探讨了中国诗词意境在苏州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通过苏州留园明瑟楼为例论证其中如何体现出诗词意境,希望能够对诗词意境在现代园林建筑营造发展中如何继承发扬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就是农耕文明国家,农业是中国万事之本.我国古代物理学与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并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得以产生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环境观赵向东(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北京100101)1绪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环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人们过多的开发有限的自然资源,造成了对环境的极...  相似文献   
7.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5):160-163,171
一.早期的茶会、茶宴 按照现代词典的解释,茶会就是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集会。用茶叶和各种原料配合制成的茶菜举行的宴会,就叫做茶宴。但在古代,茶会和茶宴都是指用茶来招待客人的聚会,聚会时,除了饮茶之外,有时也吃其他东西,甚至还喝酒吃菜。现在人们多把只喝茶汤和吃茶点的集会称为茶会,而把吃茶菜的宴会称为茶宴。  相似文献   
8.
万伟成 《农业考古》2006,(6):193-197
古代酒诗词分为日神、酒神以及两种互补的文化形态和四种类型:礼酌型、醉舞狂歌型、旷达酣适型和浅斟低唱型.各类型酒诗词在思想内容、情感表达、艺术显现、美学风格上与一定形态的文化模式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失蜡法铸造技术 我国古代冶铸史上的伟大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双修 《中国蜂业》2002,53(4):31-33
铸造 (指将金属熔化浇入铸型中以形成预定物件的技术 )是机械制造的基础 ,铸造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支柱技术之一。铸造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铸造技术有五千年历史 ,它的起源可远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通过不断积累和创新 ,在铸造技术上精益求精 ,历代铸造精品浩如烟海、美不胜收 ,为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史铸就了瑰丽的篇章。而以蜂蜡为主要模料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又是冶铸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我国古代的精…  相似文献   
10.
1 祖国医学对辛夷的认识过程辛夷是最早被用于防治疾病的常用中药之一 ,性温味辛 ,归肺胃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 ,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早在汉代辛夷就被用来治疗疾病 ,当时对辛夷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 ,临床应用范围宽泛 ,用药指征笼统。如《神农本草经》曰 :(辛夷 )“主五脏身体寒热 ,风头脑痛 ,面墨。久服下气 ,轻身 ,明目 ,增年益寿”。当时把辛夷列为上品 ,认为久服能祛病强身 ,延年不老。《名医别录》谓其能“利九窍 ,通鼻塞涕出 ,治面肿引齿痛”。可见当时对辛夷治疗鼻部疾病已有初步认识。辛夷还被认为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