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85篇
  免费   4386篇
  国内免费   5019篇
林业   7204篇
农学   5635篇
基础科学   5480篇
  21347篇
综合类   55988篇
农作物   3856篇
水产渔业   1235篇
畜牧兽医   10742篇
园艺   7268篇
植物保护   3335篇
  2024年   1040篇
  2023年   3407篇
  2022年   3913篇
  2021年   4143篇
  2020年   3685篇
  2019年   4459篇
  2018年   2391篇
  2017年   4014篇
  2016年   4564篇
  2015年   4425篇
  2014年   6460篇
  2013年   6423篇
  2012年   7449篇
  2011年   7181篇
  2010年   6225篇
  2009年   6134篇
  2008年   7943篇
  2007年   6162篇
  2006年   4756篇
  2005年   4596篇
  2004年   3121篇
  2003年   3038篇
  2002年   2223篇
  2001年   1923篇
  2000年   1490篇
  1999年   1267篇
  1998年   1058篇
  1997年   963篇
  1996年   863篇
  1995年   898篇
  1994年   884篇
  1993年   839篇
  1992年   814篇
  1991年   936篇
  1990年   777篇
  1989年   772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26篇
  1965年   21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11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21篇
  1953年   6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大,各地用肥需遵守相应的施肥原则。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当地应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当地施肥应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优化钾肥用量。还要减少基蘖肥施氮量和比例,增加穗肥比例,使拔节期穗肥施氮比例达到30%左右。同时注意早施返青肥促分蘖早发,插秧后3天内施用返青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偏酸性地块应施用钙镁磷肥,偏碱性地块基肥选用p H较低的复合肥或复混肥,追肥少用或不用尿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增加小麦产量、提升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别对种植田块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两个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氮肥施入量共设置四个不同水平;而在基追比共设置四个水平。分析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基部节间形态特征及抗倒指数、茎秆基部节间干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在氮肥施入量为135-225kg/hm2这一范围内,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前期基肥量的提升,小麦株高、重心高度以及基部节间长度均有所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基部节间茎壁厚度以及粗度达到了最大值,在氮肥施入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小麦茎壁厚度以及粗度并未持续增加。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将明显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135kg/hm2-225kg/hm2时,在基追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略微降低。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产量达到了最大值。【结论】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田间小麦群体结构较为合理、茎秆节间具备良好的综合抗倒性,可有效降低小麦茎秆倒伏率,减轻小麦倒伏程度,便于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探讨全混合日粮中发酵棕榈叶的水平对山羊养分摄入量、瘤胃发酵指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35.67±1.23)kg的168头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T1组山羊饲喂20%棕榈叶的全混合日粮,T2和T3组山羊饲喂10%和20%发酵棕榈叶的全混合日粮(分别用50%和100%发酵棕榈叶替代棕榈叶),试验为期6周。结果:10%发酵棕榈叶组山羊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均显著高于0%和20%发酵棕榈叶组(P<0.05),同时干物质摄入量显著高于0%发酵棕榈叶组(P<0.05)。10%和20%发酵棕榈叶组山羊粗蛋白质、有机物、干物质及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组山羊瘤胃乙酸、丁酸、甲烷浓度及乙酸与丙酸比值均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T3组瘤胃氨氮浓度显著高于T1组(P<0.05),同时T2和T3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T1组(P<0.05)。各组山羊氮摄入量和尿氮排泄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T1组粪氮排泄量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而T2组氮沉积量显著高于T1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山羊采食量、养分消化、氮沉积及瘤胃发酵性能,发酵棕榈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关键词]棕榈叶|山羊|养分摄入量|瘤胃发酵|氮代谢  相似文献   
5.
探索农村宅基地规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江口县鱼良溪村为例,采用参与式制图方法绘制出坝区村域宅基地现状图,并对其规模特征进行解析,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宅基地规模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宅基地平均面积为224.01 m2,普遍存在宅基地面积超标现象;②农户宅基地面积集中在100 m2~300 m2,占比达到81.48%;0~100 m2区间的宅基地数量最少,仅占比2.61%;③影响坝区农户宅基地面积的因素主要有农户家庭总收入、家庭非农就业率、高程、坡度、与村委会距离、与道路距离、与河流距离,其中家庭非农就业率对宅基地面积的影响最大,与河流及村委会距离的影响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6.
7.
为明确根腐病发生对黄芪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采集1~6年生黄芪根围发病和健康土壤,采用经典方法对4种主要土壤酶(脲酶、纤维素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根腐病的发生对脲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1~4 a间,发病土相对健康土的脲酶活性减少量、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量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第5年时各酶的活性开始向健康状态恢复,第6年时酶活性继续恢复,且与该年根腐病发病率降低的情况相吻合。由此可知,黄芪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9.
10.
蔬菜栽培过程中,土壤中有机质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围绕设施蔬菜栽培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展开探讨和研究,阐述了设施蔬菜栽培的概念和应用价值以及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设施蔬菜栽培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及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蔬菜栽培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