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和许多蔗糖产区一样,近年来,宜州市也掀起了甘蔗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热潮。全市上下都在努力把高产高糖新良种的推广作为振兴宜州市糖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宜州市现有甘蔗面积18000公顷,其中新台糖系列等新品种约6700公顷,占甘蔗总面积的37%。这些甘蔗良种在当地推广始终是没有试验数据的,推广有些盲目性,笔者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兰桂莲 《广西蚕业》2007,44(2):73-76
根据宜州市近年蚕业大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巩固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加大力度推广优良桑、蚕新品种:普及消毒防病技术,有效地控制蚕病;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和加强小蚕共育质量的管理: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及加强蚕桑生态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宜州市桑蚕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和效益型发展,实现桑蚕业不断巩固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沛云 《广西蚕业》2007,44(A02):33-33
宜州市刘三姐乡孟山屯,全屯33户134人,自2002年起发展种桑养蚕,到2005年人均养蚕收入13480元。全屯水泥硬化道路,家家住上“蚕桑楼”,户户建有沼气池、生态鱼池,全屯现有拖拉机32辆、汽车4辆、摩托车35辆、手机72部。群众无不自豪地说:“家有三亩桑,生活过小康。”此话也是近年来广西蚕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宜州市蚕沙收集和处理方式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思庆 《广西蚕业》2008,45(3):43-44
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2007年全市有10万农户36万农民种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6.4万亩,蚕种饲养量超过110万张,鲜茧产量达4.2万吨,产值7.9亿元,桑蚕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陈欢星  韦宗林 《广西蔗糖》2004,(2):17-18,24
从广西甘蔗研究所引进几个甘蔗新品种在宜州试种观察,其中新台糖25号、新台糖26号、桂糖94/119三个品种,与当家品种新台糖16号比较,综合性状优良,表现高产高糖,推广前景好,桂引5号综合性状一般,表现高产低糖,不适宜在宜州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稻田套种莲藕留种与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主要包括:稻田选择、莲藕种植及晚稻种植等,为种植户凝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宜州市蔗区甘蔗螟虫的发生动态,为有效防治甘蔗螟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宜州市洛东乡、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定有代表性的蔗地作为测报点,共设3个,每个测报点设3个诱捕点,每个诱捕点进行条螟、二点螟和黄螟的性诱测报,调查螟蛾诱捕量。[结果]宜州市蔗区条螟占总诱蛾量的71.6%,二点螟占24.5%,黄螟占3.9%,2010~2012年螟虫始见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下旬和4月上旬,盛蛾期出现在4和6月,2次盛蛾期中二点螟较条螟分别早7和20 d,2012年诱蛾量较2010、2011年明显突出。[结论]宜州市蔗区主要受条螟为害,二点螟次之,黄螟零星发现,条螟、二点螟交叉为害,性诱剂对发生于前期的第1、2代螟蛾测报效果明显,防治应于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重点喷药,2012年宜州蔗区条螟、二点螟暴发性突出,螟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桑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立足农业防治,创造优良的桑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规范药剂防治病虫技术;对春、夏桑园进行统一防治: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配制浓度和用药量,统一喷药方法和质量进度.要求各农户必须认真抓好春季桑园病虫害防治工作,压低全年病虫发生基数,为全年桑园优质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夏秋季是桑树生长旺盛期,又是桑园害虫猖獗期.可视养蚕布局选用、推广新型桑园专用农药,如桑宝、桑虫清、双效磷、炔螨特等中短期农药,进行划片防治,密切注意农药残毒期,确保桑蚕安全生产,走生态型桑蚕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找出适合宜州市大面积种植的桑枝秀珍菇品种,2008年最早引进的PL4作为对照,对从福建引入的3个秀珍菇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台秀57号产量较高,菌丝生长、菇型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宜州市利用桑枝进行栽培;而金秀l号的抗杂能力最弱,污染率高,子实体细小,尤其是菌盖较薄,若运输路程过长,菌盖容易碎裂,销售品相欠佳,会导致售价过低,直接影响农户收益,该菌株也不适宜推广使用。PL4号生物学效率偏低,但品相较好,因此在培养料配方及栽培技术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近日,河池市茧丝绸加工企业积极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茧丝绸加工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企业经营生产的影响。据了解,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宜州市宏基茧丝有限公司、河池市东方丝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恒业茧丝有限责任公司、宜州嘉凤丝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等企业日前已经复工生产,部分企业如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为满足生产经营规模需要,还面向社会招聘工人9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