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8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796篇
林业   580篇
农学   1571篇
基础科学   292篇
  240篇
综合类   6082篇
农作物   1225篇
水产渔业   611篇
畜牧兽医   1612篇
园艺   501篇
植物保护   26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82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为合理使用低毒农药防治水稻粘虫,2015年7月在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和甘田镇进行25%灭幼脲悬浮剂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粘虫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7 d,核心区25%灭幼脲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和保叶率分别为96.19%和94.73%,在培训指导农民防治示范区的防效分别为93.50%和95.10%;施药后10 d,核心区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和保叶率分别为96.61%和97.35%,在培训指导农民防治示范区的防效分别为90.07%和89.59%。25%灭幼脲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区对粘虫的防效均要高于农民自防区。  相似文献   
3.
亚洲幼象的驯化饲养及长途运输段文武(长沙动物园410003)1990年5月我国决定从上海动物园购进一头幼龄公象,当日寸这头小象只有11.个月,还没有断奶,5月底我们到上海,与上海动物园的同志一起对小象进行了断奶,通过驯化饲养,最后用汽车经过二天M夜,...  相似文献   
4.
水稻早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抽奖公告     
缺硫症①症状:缺硫时,叶片呈淡绿至黄色。缺氮时通常老叶首先变黄.而缺硫时一般是幼叶首先呈黄绿色。其他缺硫症状表现为株形矮小、茎秆细弱、木质化、韧性差和幼叶窄小,生长速率下降.延迟成熟。同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系少而短。  相似文献   
6.
硕丰2号水稻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审定编号湘审稻200500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常规早籼稻。在湖南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株高74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叶色较深,叶片厚直。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落色好。颖尖红色、无芒。湖南省区试结果: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3万穗,每穗总  相似文献   
7.
2000年我县的晚稻生产遇到了罕见的现象--穗萌芽,这种异常现象在本地区最近25a内从未有过.穗萌芽率在3%~15%,直接影响了晚稻谷的商品性,本来一部分可以当商品粮出售的晚稻谷只能作为饲料出售,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另外,作为口粮的晚稻米夹杂着已发芽的坏米,直接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对此,从多方面进行了调查,找到了穗萌芽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8.
“广糯2号”玉米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黑糯玉米单交种.果穗圆筒形.穗长20厘米、粗4.5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紫黑色,单穗重300~400克,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000公斤左右,口感好,糯性强,株型半紧凑,株高1.8—2.0米,穗位高65厘米。  相似文献   
9.
刘志坚 《北京农业》2009,(10):41-41
本文是博主根据云南玉米生产实际,结合多年品种选育情况的体会。但其中反映的问题在我国玉米生产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最终造成审定的品种难推广、农民喜欢的品种难审定的被动局面。特此推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09,(10):48-48
<正>继郑单958之后,河南省又一玉米新品种金丹3号在生产中大放异彩,备受瞩目。9月9日,在河南省举行的金丹系列玉米新品种观摩会上,省农业厅研究员、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玉米首席专家王俊忠和其他玉米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