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试验应用1.0×103、1.0×104和5.0×1043个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感染发病。对雏鸡感染后不同时间的盲肠病变、血便和卵囊排放量以及死亡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盲肠病变、卵囊排放量、血便以及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上述指标多随着感染剂量的加大而变大,但卵囊排放量当感染剂量增加到5.0×104时反而降低。血便和死亡率各组均以感染后第6d最为严重,卵囊排放量以感染后第7d最多。  相似文献   
2.
脉管病牵涉到全身,机体好多的病变是血液循环不良所引起的,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脉管性疾病其基本的病理演变过程大致相同,就是血管的舒缩功能紊乱引起心排出量的减少和心回血量的减少,也称血管性衰竭病。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管状通路,脉管失和必然影响心脏的排出与回流。  相似文献   
3.
1发展绿色环保饲料1.1合理的日粮供给鸡的日粮供给是为了满足鸡群最大限度的生长和生产,而实际中可以根据鸡对氮的需要量设计出氮排出量最小的日粮,从而能减少环境污染;在日粮供给上按阶段饲养,日粮接近机体需要,供给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果使用营养过剩的日粮,消化不完全,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增加环境负荷。在日粮中添加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在不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的前提下,可以减少类便中氮的排出量。  相似文献   
4.
一例奶牛早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3月2日上寨村一农户来我站求诊,诉:其奶牛二胎次,于2月31日发生早产至今胎衣不下,其间有灌服生化散及注射宫乳康等治疗,无效,望予治疗。查其病牛,产期应于2012年5月1日左右,早产1个月左右。病牛消瘦,被毛粗糙,体温,呼吸无明显异常,心率略快,第二心音较低,反刍食欲近正常。阴门有部分胎衣露出,腐败分解物排出量少。荐部韧带  相似文献   
5.
NSP与木质素共同存在时,使NSP类物质难以消化,适口性变差,动物采食量减少。当动物采食含NSP的物质后,与营养性物质的黏性结合,降低营养成分的吸收;与消化酶和胆汁酶结合而影响消化过程,会使粪便排出量因未消化物质的增加而增加,从而限制了小麦(青稞)在饲料中的大量应用。添加外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80只初始体重(200±0.9)g的Sprague-Dawley雄性生长大鼠分成4个处理,用无氮日粮法研究小麦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和醋酸纤维素对大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甘氨酸外,在无氮日粮中添加5%的醋酸纤维素日粮可显著提高大鼠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P<0.05)。在无氮日粮中添加5%的水溶性NSP可极显著地提高大鼠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P<0.01)。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上规模化、集约化的动物生产体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现代农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己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养殖与资源、环境协调平衡,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氮、磷等有害物质排放对土壤和空气环境的污染,成了破解发展健康、安全畜牧业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丁斌鹰 《饲料研究》2002,(2):34-35,33
现已有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中纤维素水平影响了老鼠和猪的内源氮的排出和干物质消化率,同时也影响着它们的内源氨基酸。较多学者认为,随着粗纤维的吸收的增加而引起了消化液分泌量的增加,同时也引起了肠道中细菌生成的多氨基酸合成物的增加。有关无氮日粮中纤维水平对内源氮排出量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不同学者研究结果不一致,这些结果很可能与所观察的种类有关系。Kim等(1992)和Leterme等(1992)认为,无氮日粮中的纤维水平不影响内源氮的排出,而Green等(1987),Taverner等(1981)和…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的现状,概述了奶牛氮磷的摄入量、排出量及消化利用率等内容,研究显示泌乳牛对氮的利用率一般在20%~35%,泌乳牛对磷的利用率一般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对亚热带草地模式区──湖北长阳火烧坪草畜示范场绵羊寄生线虫的优势种捻转血矛线虫、环纹奥斯特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进行了成虫寄生量、羊粪中虫卵排出量和寄生虫体外发育育成率的逐月观察,结合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和雨量的观察记录,得出了这些优势种各发育阶段在绵羊体内及牧地上的季节动态以及与气温、湿度变化的关系。3种线虫在牧地上的体外育成率和在羊体内的寄生量都有2个峰,育成率于4月出现第1个峰,随之在5月成虫出现第1个峰,育成率于6或7月分别出现第2个更高的峰,成虫也于7~9月出现第2个更高的峰。说明成虫峰随体外发育育成峰而来,粪中虫卵的峰值则往往跟随成虫峰而出现。体外育成率的高低又明显受气温及温度影响,平均湿度低于12℃时无峰出现,低于5℃时育成率为零,湿度在79%以下时育成率很低。本文还讨论了防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