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分析P2P教育资源的特点和共享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群智能算法支持的P2P远程教育资源搜索和推荐模型。该模型以典型的群智能算法——蚁群算法为基础,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数据分类挖掘,通过相似学习者对资源的评价和对教育资源的熟悉度2方面决定资源路径选择概率,并根据相似学习者的历史数据信息更新路径信息素,实现了学习者的个性化资源搜索和推荐。仿真试验表明,群智能算法支持的P2P远程教育资源搜索和推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是减少拥挤和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是近年来高速公路研究领域的热点.对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算法进行综述分析,根据控制区域的不同将算法分成主线可变限速控制和主线与匝道可变限速协调控制两大类,从这两大类算法出发,分别总结不同算法的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最新成果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环境控制方法是实现温室蔬菜高效生产的关键。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温室环境控制方法逐步从手动、定时控制方法,转变为设定值控制和智能控制等方式。该文概述了以设定值为目标实现环境控制的方法,归纳了模糊控制、解耦控制、人工智能控制和表型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的特点,总结了现有温室环境调控领域控光、控温、控气、通风、灌溉和“云-边-端”协同控制系统的优劣。针对现存问题,指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构建考虑扰动因素影响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研制基于作物生长和表型评价体系的环境调控模型,以及建立多模型融合的“云-边-端”协同温室环境调控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将为温室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久儒  王铁萍 《中国饲料》2021,1(8):145-148
在多种原料配比过程中,营养指标因素复杂的实际情况及控制成本保证收益的现实需求,文章结合智能算法背景,进行猪饲料配方优化设计,建立猪饲料配方模型,采用智能算法求解饲料配方的过程,对于生猪饲料配方进行建模,同时优化出饲料配方。结果表明,智能算法的猪饲料配方优化能够解决多种原料配比以及多个营养指标复杂因素,实现快速计算和生产处理,对企业生产者、销售经营者、实际消费者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算法|猪饲料|配方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温室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对于作物生长和发育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日光温室调控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是温度。然而,自然环境下的光照对温度产生作用,影响空气温度的监测精度。大多温度传感要求将传感器置于避光处,然而实际应用中难以保证。[方法]采用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对日光温室内的温度智能监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光照情况对实时监测的温度数据进行校准。[结果]通过与实验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监测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实时监测空气温度,从而无需使用隔热材料或者遮阳处理,就可以基于监测的数据更精确地对相应的环境因素进行调节。[结论]基于该方法,可采用常用的工业设备实现温室大棚内实时温度数据的监测,既可以节约设备和人力成本,又可以为温室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许向蒲 《农机化研究》2022,44(1):223-226,232
在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化,有利于合理的分配旅游信息和服务资源,提高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在农机作业时,特别是在多农机作业时,利用产业集群化思想可以实现农机资源的合理调度与分配,从而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实现多农机协同化生产作业.在农机资源调度与分配时,还可以利用智能化算法对农机的行驶...  相似文献   
7.
构建合理的跨区域多农机调度服务作业系统可以减少传统农机作业调配方式的成本,避免多区域作业农机的盲目流动,提升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目前,跨区域多农机调度服务作业是我国农业的主要作业方式,智能调度模型和优化算法被广泛应用到农机调度中.针对基于时间窗的农机智能调度技术的特点,综述了农机调度与传统车辆调度的区别,以及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8.
电力需求侧响应计算有效响应负荷时需要先进行基线负荷计算,基线负荷计算方法较多,需要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用户使用最合适的方法。以某用户电力需求侧响应和其实际负荷数据为例,采用均值法、加权平均法、聚类分析法、卷积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基线负荷进行计算,并对比分析各方法的误差情况,明确各方法的特点及使用场景,得到案例最终计算结论,可为进行电力需求侧响应分析、基线负荷计算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机器视觉和工艺参数的针芽形绿茶外形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形是针芽形绿茶的关键感官评价指标,通常依据色泽、条形、嫩度和匀整度等表象特征进行人工评审,难以做到精准、客观和量化评价。本文以自动化生产线机制的针芽形绿茶为研究对象,基于茶叶品质、形成工艺和视觉形态等内外因素,构建了外形品质的智能感官评价方法。首先,在线采集在制品的17个机制工艺参数和成品茶的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选取9个颜色特征和6个纹理特征。进而,通过与专家感官评分进行关联分析,明确了与感官品质显著相关的特征变量。为获取高效的评价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极限学习机(ELM)和强预测器集成算法(ELM-Ada Boost)3种多元校正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工艺或图像特征的针芽形绿茶外形感官的量化评价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基于图像特征建立的ELM-Ada Boost模型(Rp=0.892,RPD大于2),其预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且具有更小的RMSEP(0.874)、Bias(-0.148)、SEP(0.226)和CV(0.018)值。同时,非线性模型的预测性能均高于PLS线性模型,能更好地表征工艺参数、图像信息与感官评分之间的解析关系,且建模速度更快(0.014~0.281 s)。而Ada Boost法作为一种混合迭代算法,能进一步提升ELM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和工艺评价针芽形绿茶外形品质是可行的,为拓展茶叶感官品质评价方法和专家工艺决策支持系统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周建锋 《湖南农机》2008,(6):144-145
自20世纪30年代起,水利规划科学成为人类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而其中计算优化方法则是水利规划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点。文章介绍了不同时期水利规划中的优化方法,分析了不同优化方法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并对新兴的优化智能算法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